央广网南京12月15日消息(记者王锡斐)江苏自古人文荟萃,素有“人间天堂”美誉。12月15日,记者从“乐享园林”服务绿色健康生活新闻发布会现场获悉,一直以来,江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加强园林绿化建设,致力于人居环境改善、园林文化传承,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率先实现了国家园林城市设区市全覆盖,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数量全国第一,在全国率先开展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目前全省共有16个省生态园林城市。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王锡斐 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去年5月,在第十一届省(南京)园博会总结会上,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省委宣传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公园协会发布了《增强城市园林绿化的多元功能营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新发展阶段城市园林绿化江苏倡议(2021)》,提出行业主张并推动地方实践创新。通过地方推荐、专家评选、社会投票,公布了第一批70项“江苏省公众喜爱的高品质绿色空间实践项目”,社会关注与参与投票量超945万,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绿色空间赋能美好生活的普遍赞誉。
今年,在前几年便民型公园绿地建设基础上,结合江苏倡议的实践创新,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提升城市安居水平,建设“乐享园林”活力空间,“新增建设100处‘乐享园林’小型绿地活力空间”,被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乐享园林”项目146个,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优化选址布局,建设便捷可达的乐享园林
变“低效空间”为活力空间。结合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美丽宜居城市建设,积极推动闲置地、畸零地、高架桥下等存量空间的盘活利用,通过空间织补、功能植入、活力营造,建设口袋公园、城市绿道等,将灰色低效空间转变为绿色潜力空间。打开原本封闭的绿化隔离带、边侧绿带,植入林荫步道、活动场地、公共服务设施等,让居民可进入、可游憩,畅通片区慢行“微循环”。
变“庭院深深”为市民共享。对具备条件的单位逐步拆除围墙、开放庭院,通过优化衔接和设施织补,实现绿地、停车场等公共资源的社会共享,以围墙的“减法”换公共空间的“加法”,促进“围墙内外”空间和功能的融合。
变“园在城中”为“城在园中”。持续推进公园绿地等体系化建设,让园林与城市相得益彰,截至2021年底,全省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40.3%。在城市公园体系基本形成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和推动各地从建设综合公园向建设家门口的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小微绿地等拓展。充分走访和征求群众意愿,聚焦居民需求和短板缺项,优先向老城区、老旧小区、绿地等公共服务配套不足的区域布局口袋公园、社区公园等,努力实现居民出门5-10分钟即有一片可休憩、可交往、可健身的绿色共享空间。
强化统筹融合,构建功能复合的乐享园林
加强部门联动协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财政、自然资源、体育、林业等部门,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导向,对街头、边角等小微公共空间进行“针灸式”微更新,体系化推进口袋公园、小微绿地和林荫路建设。
强化与城市其他功能空间的复合利用。结合小区、幼儿园、学校、医院、地铁等公共服务场所周边建设口袋公园,实现与城市健身、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服务圈的衔接,提升公共空间活力。
推进与城市慢行系统的深度融合。依托城市慢行系统和河流、滨水等线性空间,建设城市绿道、林荫道,串联居住与公共空间,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构建绿色通勤、亲近自然、健身游憩的生活步道。
增强与周边居民生活的有机衔接。通过省政府“在线访谈”、城市频道零距离等媒体探访、报导和反馈,多渠道听取社会声音和群众诉求,征集周边居民意见并优化方案,按需施策、因地制宜,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适老化和儿童友好活动空间建设等要求,并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音乐节、帐篷节、中秋晚会等主题休闲活动,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活动需要,让乐享园林“零距离”服务百姓日常生活,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
挖掘地域特色,塑造诗意人文的乐享园林
留住场地记忆和文化。尊重场地条件,强调原有地形地貌和大树老树的保护,形成特色风貌。推广应用适生植物,以近自然、低维护方式营造宜人景观环境。
强化设计引导建设园林精品。对于有历史文化遗存、文化积淀的特定场所和记忆空间,注重文化元素的有机融入,提升设计水平,建设更多具有地域特征、文化气息的园林精品。
打造交流载体和平台。以“乐享园林”为空间载体,因地制宜植入党建、文明创建、法治等元素,形成特色主题。
提升管理和治理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乐享园林
引导和发动公众、社会力量参与选址、设计、建设和维护,探索推行认养制、志愿服务等模式,共同做好“乐享园林”维护管理,以共同营造凝聚社区共识、增强邻里纽带、增进家园情感。探索“智慧园林”等技术应用,在“乐享园林”建设中植入交互性强的户外智能健身设施,如智慧步道、智慧健身车、健康监测小屋等,增强参与的互动体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乐享园林”规划建设及后期运营,因地制宜设置休憩驿站、城市书房、花艺馆、轻食餐吧、互动体验馆等创意服务新兴产业载体,增强自身造血能力,激活空间活力。
实施“乐享园林”活力空间建设行动一年来,昔日城市“边角料”变身了“绿色客厅”、园林成为了全民“健身房”、口袋公园建到了家门口、城市绿道串起上班回家的路……“乐享园林”建设成果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和喜爱,也增进了邻里关系的和谐,重塑了有温度的社群生活,让孩子可以在阳光下更多地运动、玩耍,让年轻人上下班路上既有春花秋叶随行、也有夏荫冬阳相伴,让老年人可以享有“出门”见绿、交友畅谈的晚年生活,让人民群众在城市高质量发展中更好享受高品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