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研究发现,两颗致密的中子星合并时引发了一场巨大且呈球形的“完美爆炸”,推翻了先前关于这类爆炸轮廓的推测。

研究人员在15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介绍这起罕见的天文现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引发“完美”爆炸】

爆炸发生在长蛇座方向、距离地球1.4亿至1.5亿光年的NGC 4993星系。引发爆炸的双中子星由一个双星系统中的两颗恒星演化而来,两颗恒星绕着彼此运行了数十亿年,寿命将尽时分别爆炸坍缩形成致密的中子星。中子星每颗直径约20千米,合并质量是太阳的2.7倍。

受彼此引力吸引,两颗中子星越来越近,彼此快速绕行并最终合并。合并前的最后几秒内,两颗中子星均被拉扯、撕裂,双星的内部最后以四分之一于光速的速度撞击,产生宇宙中最强的磁场。爆炸产生约10亿个太阳的亮度,持续数天。

研究报告主要作者、丹麦天文机构宇宙黎明中心天体物理学家阿尔伯特·斯内彭说,无论是从爆炸的球形轮廓,还是物理学意义来说,这都是一次“完美爆炸”。他说,这次爆炸温度高达数十亿摄氏度、产生的磁场强到可使原子变形,其中一定蕴含人类尚未所知的基础物理学原理。

【推翻先前理论】

研究报告另一作者、丹麦尼尔斯·玻尔研究所副教授达拉奇·沃森说,没人料到这次爆炸呈球形。

研究人员用欧洲南方天文台在智利建造的甚大望远镜进行研究,通过计算发现这次爆炸呈球形,但是他们无法解释其中原因。先前研究推测,这种爆炸或呈扁平的碟状,可能向外喷射物质。

在天文学上,双子星合并爆炸被称为“千新星事件”。天文学家在1974年提出理论,推测存在这种暂现天文事件,2013年证实其存在。在2017年探测到这次千新星事件之前,研究人员一直不知道千新星爆炸的样子。

双星合并后短暂地形成一颗大中子星,之后坍缩形成一个黑洞。两颗中子星外部的一些物质会在合并过程中喷射到太空。合并过程的密度和温度极高,一些重元素因此形成,包括金、铂、砷、铀和碘。

来源 新华社

编辑 黄茜

二审 陈朝晖

三审 刘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