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州市围绕“品种”“技术”“示范”等关键环节,强化科技支撑,全市小麦呈现“穗数足、穗型大、粒重高、品质好、价格高”的特点,小麦产量再创新高。日前,小麦收获基本结束,实产验收显示,全市平均单产可达410公斤左右、总产104.5万吨,同比增加16公斤、1万吨,单产可望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为加快优良品种的选育推广,全市建立小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两个,推广示范基地、试验示范展示基地11个,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试验示范超过100项(个),返青期一二类苗比例高达84.4%,拔节期已超90%,是近年来同期苗情最好的年份。

强化服务促技术到位,护航丰收全程。以兴化市创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为抓手,加强与南农大等高校深度合作,借助高校科技人才优势,组建100余人专家服务团、建立科技示范基地11个、培育科技示范户4750户等,构建起“专家+示范基地+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指导农户抓好小麦全程关键技术落实。全市拔节孕穗肥施用面积占88.4%,小麦赤霉病等病虫害一次防控全覆盖,二次防控面积超过70%。肥料施得准用量足,病虫害防治效果好危害极轻,小麦灌浆充分,千粒重增加15%-20%。

坚持示范抓高质高效,带动丰产增收。全市建立45个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11个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展示基地、54个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等,全市45个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平均单产超过550公斤,其中兴化市钓鱼镇最高产田块亩产达715.8公斤。

武二忠 袁志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