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这口腔溃疡上段时间刚好,今天又起了?”“我上两天看新闻说有个口腔溃疡一直没好,去医院一查竟然是口腔癌!”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受到口腔溃疡的困扰。为什么有些人反反复复起溃疡都没事,有些人就起过一次口腔溃疡,结果查出来是口腔癌?下面,一起来看看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主任鲁勇的权威解答。
口腔溃疡和口腔癌别混淆
鲁主任介绍,生活中最常见的口腔溃疡又称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一般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具有“红、黄、凹、痛”的特点,即溃疡表面覆盖黄色假膜、周围有红晕、中央凹陷、有明显的灼痛感。溃疡会周期性复发,约5天左右开始自行愈合,疼痛逐渐减轻,10—14天一般能完全愈合。常见的口腔溃疡有:
特异性溃疡:由特异性致病因素引起的口腔溃疡。比如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结核性溃疡等。
非特异性溃疡:没有特定病因的溃疡,比如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创伤性溃疡:由口内的残根、残冠、假牙、牙齿咬伤等因素引起的口腔溃疡。
癌性溃疡:可以由创伤性溃疡转变而来,也可以自发形成。
那,什么是口腔癌?口腔癌是指发生在舌、颊、牙龈、硬腭、口底等黏膜部位的恶性肿瘤。临床上表现为:
浸润型:发展较快,早期向深部与周围组织生长,表面可仅稍隆起而粗糙不平。
外生型:多呈“菜花”样,常合并感染、坏死。
溃疡型:多发生于皮肤或黏膜浅部,形成中央凹陷、边缘隆起的“火山口”样溃疡。
以溃疡型最多见,一般多发生在老年人群中。口腔癌一般生长较快,与周围正常组织的边界不清楚,并伴有疼痛、麻木、张口受限等症状。口腔癌由于语言、咀嚼、吞咽活动等,常促使癌细胞早期出现淋巴结转移和全身远处转移。
溃疡持续时间较长,没有周期性复发的特点,不会自行缩小并愈合,早期疼痛有可能不明显,边缘不规则,呈凹坑或者菜花样,触摸起来质地偏硬。其中舌癌较为常见,一般恶性程度高、发展快,会导致说话、吃饭困难,发展到晚期可能造成舌头不能活动。此外,牙龈癌和颊黏膜癌也较多见,多为溃疡型,可能会引起牙齿松动和疼痛、颊黏膜和皮肤破溃、张口困难等。因此,一般在同一位置持续2周以上的、大而深的溃疡应引起警惕。
两类溃疡最易癌变,2周不愈要警惕
什么样的口腔溃疡易形成转变为口腔癌?专家介绍,各型溃疡都有可能转变为口腔癌,但是最容易转变为口腔癌的溃疡还是创伤性溃疡和癌性溃疡。
其中,创伤性溃疡:有创伤性因素,常见的有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等。形成的溃疡多深、浅不一,表面形态不规则,无周期性、复发性、自限性,常伴发疼痛。创伤因素去除后,溃疡多可自愈。如创伤因素长期存在,创伤性溃疡可转变为口腔癌。
而癌性溃疡与我们的想法不一样的是,这种溃疡常疼痛不明显,因而容易被人忽视。癌性溃疡多发生在舌体、口底、软腭等部位,位置固定,长期不愈合,外表呈“菜花”样,摸起来质地较硬。
此外,口腔癌常见的危险因素还有:
吸烟和饮酒,其中,吸烟和饮酒与口腔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香烟中的尼古丁、煤焦油等成分均为致癌物质,酒精会溶解致癌物质,使它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刺激黏膜导致癌变。吸烟人群比不吸烟人群患口腔癌的风险高7—10倍;烟龄越长,每天吸烟数量越多,发生口腔癌的可能性就越大。
嚼槟榔:槟榔是一级致癌物,咀嚼槟榔是口腔癌的高危因素之一,尤其是颊癌,有咀嚼槟榔习惯的人患颊癌的风险是普通人的7倍,咀嚼时间越长、量越大,患口腔癌的风险就越高。
口腔卫生状况差:不注意口腔卫生,会造成口腔内细菌大量增加,并且使口腔内细菌种类发生变化,使口腔癌的风险大大提高。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出现深而大、超过2周不愈合的口腔溃疡时,要引起警惕,尽快到医院就诊,及时检查、尽早治疗。对于早期口腔癌,一般进行手术治疗;中、晚期口腔癌的病例,则采取综合治疗方案,常见的为手术+放疗+化疗的三联方案。
当然了,癌症早已不是绝症,经过医疗人员的不懈努力,生存率已经得到很大提高。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口腔癌的总体5年生存率为65%,早期患者为84%。南京市口腔医院通过对治疗的患者进行统计,口腔癌的总体5年生存率为65.5%,与国外先进水平基本一致。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效果更佳。
专家提醒,预防口腔癌要做到以下几点: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戒烟戒酒,不咀嚼槟榔,不吃粗糙、过硬、过烫的食物,均衡营养,规律饮食。
保持健康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刷牙,定期到医院洗牙,及时处理残根、残冠,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普通的复发性口腔溃疡如果发作次数少,疼痛不剧烈,可以不用特殊治疗,保持心理健康,避免焦虑情绪。如果发现溃疡深大、长时间不愈合,尤其是早期没有灼痛等溃疡,或者发现口腔内有白色、红色斑片、肿块等,一定要提高警惕,尽早到医院就医,进行检查和规范治疗。
规律作息,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避免长期的精神紧张和焦虑。
(通讯员 李魏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戚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