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镇安县西口水产智慧产业园物联网服务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稻田里的水位、含氧量、水温等指数,工作人员轻点鼠标,240亩小龙虾及大闸蟹养殖基地的定时增氧、自动投食、远程控制等实景一览无余。
近年来,镇安县着力打造程家川智慧水产养殖产业园重点项目,依托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助力群众增收,为乡村振兴增添新活力。西口水产智慧产业园物联网服务中心是园内的一个节点工程,专门为养殖企业提供数据监测服务。
镇安县岭鸿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水产园内的一家养殖企业,负责小龙虾、大闸蟹等高附加值水产养殖。2021年底,该公司与江苏一家科技公司合作,为水产养殖装上了智慧系统。
“虾蟹对水体环境的要求比较高,高温、水草过密等都会导致水体缺氧,影响虾蟹苗的成活率,因此,如何控制好水体环境一直是个难题。以前的管理方式比较原始,就是凭借经验,用温度表来测水温,一个池塘一天就得测三次,还得两个人交替值班巡检。”镇安县岭鸿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林男说,“现在有了这套系统,报警信息直接发送到手机,遇到池塘缺氧,可以随时打开增氧机,大大减少了因水体缺氧带来的养殖损失。”
物联网服务中心还能为水产养殖企业提供“一站式”管理服务。镇安县西口回族镇党委书记王涛告诉记者:“由田间地头的传感器、摄像头组成的监控网络,能够全方位、多维度地采集园区内的各类数据,收集的数据全部汇集到智慧水产管理平台,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
通过管理平台,用微信扫一扫“云病历”就能查询到虾蟹的免疫档案、诊疗病历等信息,专家可以线上远程进行水产诊疗,根据检查结果开具“处方”,并将数据上传回管理平台,在病害暴发之前消除隐患。平台还能对接加工厂,把园内养殖的水产加工为半成品,直接输送到餐饮企业,真正达到产品可溯源、质量可追溯,给水产养殖装上“智慧大脑”。
镇安县大力发展水产养殖,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实际收益。“以前咱农民就是种地,现在我可以在家门口的水产园务工,平时负责捞虾、割草等工作。”60岁的青树村十组村民黄学文说,“一年下来在水产园务工收入就有4万元,日子过得很滋润。”
程家川智慧水产养殖产业园里的稻田旁,是另一番光景。田边看似路灯的装置,其实是个小型气象站,深埋地下的土壤传感器记录下温度、湿度等数据,工作人员在电脑端、手机端都可随时查看。园内的岭沟贡米水稻采用无人机播种,用手机就可以遥控操作,工作的路线都是预先设定好的。园内设有8个水质监测点、2个空气监测点、12个虫情监测点,实时播放监控视频、不停滚动更新各类数据,不放过田间任何“风吹草动”。
位于水产园内的陕西岭沟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了300多亩岭沟贡米基地,年产贡米60吨。借助物联网服务中心的管理平台,岭沟贡米被标记上了防伪码,从育种、种植到收割等一系列过程,都会被录入水稻溯源系统,只要扫下防伪码就能在网上查询真伪。
“今年,岭沟贡米每公斤的价格为80元,在网上的销售非常火爆,打响了岭沟稻米的品牌价值。”陕西岭沟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汪晓琴说。
记者 王晨曦 通讯员 陈维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