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省珲春市春华镇葫芦头沟村,今年63岁的村民王奎元无儿无女,患有听力残疾,是当地兜底保障的脱贫户,平时在开工厂的邻居家做做小工,还能有些收入。自疫情发生后,邻居家的工厂停工没有活干,便没了这份收入。

去年11月,珲春市为防止脱贫人员因“疫”返贫,也为改善乡镇、村屯的人居环境,设立明日环境就业帮扶车间,王奎元在村委的推荐下,加入珲春市明日环境帮扶车间,为葫芦头沟村及周边几个村清扫卫生、收集和处理垃圾,每个月有近2000元工资收入。

“我们在工作时要做好防护措施。现在不仅工资一直正常发放,车间还包吃、有车接送。”王奎元说。

珲春市就业服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明日环境帮扶车间由市财政拨款,目前已吸纳脱贫劳动力25人,分布在9个乡镇和1个街道,主要从事乡镇、村屯卫生清扫、垃圾收集和处理工作,该车间吸纳的脱贫劳动力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在疫情防控期间,王奎元对村内核酸检测时产生的医用垃圾进行消杀处理,把村内散落的塑料袋、矿泉水瓶等垃圾进行清捡,道路打扫得干干净净,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认可。

据悉,为应对疫情防控,珲春市开发了包括防疫消杀、医护辅助、物资配送等临时性公益岗位105个,同时开发巡护员、保洁员等公益岗位649个,脱贫户作为优先安置对象,每人每月按最低工资标准1760元给予岗位补贴。

记者 龙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