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大姐,您的苦笋和枇杷都卖完了,钱转到您卡上了。”不久前,四川省峨眉山市川主镇赵河村脱贫户吕淑娥收到了1260元的农产品货款。

吕淑娥非常开心,比起以往沿街叫卖,这笔钱赚得特别“省力”。

回想几天前,吕淑娥还在为地里农产品的采收问题愁得睡不着觉,如今不仅销售一空,还卖了个好价钱。

前段时期,正值峨眉山特产苦笋、枇杷成熟季,吕淑娥承包的山林有大片苦笋和枇杷正“嗷嗷待收”,如果能赶上第一批上市,应该能卖个好价钱。

然而天公不作美,遇上连日阴雨,通往承包地的山路崎岖泥泞,丈夫在外打工,两个女儿早已嫁人,家里只剩自己一个劳动力,眼看着树上的果子被雨唰唰地打落,田间的苦笋就快烂在地里,吕淑娥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叮……叮……”一个电话突然响起,吕淑娥从焦虑的愁绪中回过神来。

“吕大姐,最近好吗?土鸡蛋还有吗?再来20个。”峨眉山市烟草专卖局的徐中希打来电话。

徐中希是赵河村的结对帮扶人之一,两年前吕淑娥一家已经成功脱贫,徐中希仍在不定期向她购买土鸡蛋,两人因土鸡蛋结下深厚情谊。

得知吕淑娥的难处后,徐中希所在的烟草公司迅速召集党员、零售户志愿者组成20人的采收队,奔赴赵河村。

雨后的山路比想象中湿滑,采收队员捡起树枝当作拐棍,相互搀扶着艰难前行。“小心点,绳子绑紧了!”由于很多苦笋都长在崖边,队员们把绳子的一头系在树上,一头缠在腰上,只为尽可能多采收一些。

经过一天的高强度作业,采收队帮助吕淑娥采挖苦笋200余斤,采摘枇杷30余株,往返七八趟,将农产品全部运下山。

往年如果天气晴好,吕淑娥靠小三轮一趟趟拉到镇上摆摊,最后实在卖不出去就低价囤给商贩,利润相对微薄。

为解决更为棘手的销售问题,烟草专卖局立即组织相关部门想办法、找销路。经过多轮“头脑风暴”,最终决定通过自主打造的“新零售微店”平台进行带货。

徐中希迅速组织9名区域零售客户把农特产专柜从“线下”搬到“线上”,拍照、排版、装盒、上架……吕淑娥的枇杷、苦笋、土鸡蛋等农产品出现在了“新零售微店”的最显眼位置,短短2天内就被销售一空。

在与吕淑娥交流过程中,徐中希得知像她这样的情况在当地不是个例,于是向单位汇报后,积极联系当地镇政府、村委会,多方研讨形成了动态化沟通联系、平台式助农促销的帮扶机制,致力于帮助更多脱贫户解决困难。

点点微光汇成暖阳,最终让吕淑娥的农产品从滞销走向脱销。

记者 张艳玲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