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促进旅游业全面复苏,积极发展康养旅游、非遗旅游等新业态。这让省人大代表、贵州蓝锦染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义苹感到心潮澎湃。

省人大代表、丹寨县苗族蜡染技艺传承人、贵州蓝锦染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义苹


(资料图)

“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民族非遗文化的高度重视。”张义苹同时也是丹寨县苗族蜡染技艺传承人,她说,作为一名非遗文化传承人,一定会传承好、发扬好贵州的非遗文化,让更多人了解贵州的非遗文化,通过非遗技艺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少数民族文化丰富。截至目前,全省有人类非遗代表作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85项,省级非遗代表项目628项,省级以上非遗传承人628名。

张义苹认为,贵州是一座少数民族文化宝库,推动非遗文化产业化,吸引更多资本和人才资源进入,是增强非遗文化发展实力,扩大民族文化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贵州蓝锦染艺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专门制作、销售蜡染手工艺品的公司。“我们将传统蜡染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将时尚元素融入传统蜡染文化,为古老的非遗蜡染技艺注入年轻活力。”张义苹介绍,目前,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农村妇女”的组织方式,辐射带动了近200名妇女就业,不仅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通过向学生和游客传授蜡染技艺,也让更多人了解了蜡染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司收到了越来越多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订单。“这充分说明,贵州的非遗文化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喜爱。”张义苹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传统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张义苹感到信心满满。

“下一步,我要在丹寨卡拉国春非遗银匠村建立一个国风非遗研发中心,更加努力保护、利用好我们贵州本土文化,创新制作出更多更好的代表性作品。特别是充分利用好我们全国植物染技艺,将本土元素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做出更多高端而不高价的国风非遗产品。同时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加大力度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加强培训我们的技能人才,计划每年培训500人以上,助力贵州乡村振兴。”张义苹坚定地说,相信通过大家的不断努力,一定能让贵州非遗文化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岳端 陈大炜 周尧

编辑 段岚茜

二审 徐微微

三审 刘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