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正在召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繁荣发展首都文化,着力打造“演艺之都”,推进“大戏看北京”。如今,看戏已经成为许多市民的重要生活方式,北京的戏剧市场也在持续繁荣中。“作为一座超大型城市,北京有很好的观众基础,拥有广阔的戏剧市场,再加上深厚的文化底蕴,北京有着发展戏剧艺术得天独厚的条件。北京是戏剧艺术交流展示、创新和发展的最前沿。”深耕戏剧艺术多年,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教授宋丽博带来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宋丽博说,“戏剧”这个词内涵是多样的,可以是狭义地单指某一类戏剧,也可以是广义的,包含话剧、中国戏曲、民间艺术,比如评弹、二人转等等,放眼开去,也包括各民族的戏剧,比如日本的歌舞伎、韩国唱剧、印度梵剧等等。各个民族都发挥其民族戏剧的优势和特点,世界戏剧大花园才能百花齐放。因此,她提出戏剧发展应当秉承“大戏剧观”,这体现在中西方戏剧文化的交流、交融、借鉴,“我们需要去学习国外先进的戏剧艺术。不过,在走出去的同时,我们更不应妄自菲薄,应当充分建立起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要重视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国本土戏剧艺术,比如传承和发扬好京剧,在很多外国同行看来,京剧艺术以其高度的写意、精湛的表演,在世界赢得了美誉。我们应当重视京剧的传承和发扬,用东方的戏剧美学,为世界的戏剧大花园添色,也给‘大戏看北京’提供一种让世界一起来看北京大戏的视角”。

一个健康的戏剧生态,应该是既有传统戏剧、又有商业戏剧,还有探索性的先锋戏剧并存,在宋丽博看来,还应该再加上民间戏剧。“不管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艺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而要雅俗共赏,应当有不同层次的文化供给,满足不同人的需求,让人们各取所需。尤其是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艺术发展的容量大,民间艺术也很丰富,千万不能以‘不能与时俱进’的罪名任其消亡,要在政策上去扶持一些民间传统戏曲团体,让戏剧市场持续繁荣。”宋丽博说。

如何创作出精品,吸引更多人走进剧场?宋丽博表示,戏剧是反映人类精神生活、启迪心灵的一种独特方式,一部优秀的戏剧,应当扎根于本民族,反映其特性。“比如《茶馆》为什么能这么火?因为这部作品反映的是绝大多数老百姓的生活,人物形象众多,语言非常接地气、有内涵,内容也有深度。一部作品能够引起共鸣,应当是要反映与这个时代的人相通的思想,要反映社会问题、反映人的精神生活、反映人性的复杂。”宋丽博说。

近年来,北京的小剧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演出空间也愈加多样化。宋丽博认为,哪怕是在小茶馆、咖啡馆、小公园演出,都是对演艺市场一个非常好的补充,给人一种沉浸式的感觉。再加上现在北京在打造“会馆有戏”品牌,东西城的很多老会馆都被利用了起来,比如颜料会馆、临汾会馆、湖广会馆等等,都在频繁上演精彩好戏,周围的老百姓走到胡同口就能看戏,非常接地气儿。此外,这也丰富了戏剧的演出地点,只要有地方演出,给演出团体提供场地,他们的发展机会自然也就多了,能给整个演出市场带去新风、活水。

关于时下北京十分火热的沉浸式演出,宋丽博表示:“其实这也是我们过去传统戏剧中的一种表现方式,像早年传统的戏园子、茶馆,都是沉浸式的演出。不过,我们在引进了西方的话剧艺术之后,习惯了‘四堵墙’的演出方式,演员看不见观众,观众看得见演员,观演关系是相对独立的,在现在,沉浸式的演出又回归了,再度改变了观演关系,甚至打破了台上台下的隔阂,观众直接走进了剧情中、参与到演出里,演员和观众是相互交融的,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观看体验,我很支持这种观演关系的多样化。”

戏剧艺术长久健康发展,宋丽博认为,人才是关键。“对于一个剧院来说,拥有好的导演、编剧和演员至关重要。同时也要有一个良性的生态,包括对演员的选拔,必须要有严格的标准,真正选拔有天赋、热爱表演的人才,不管是选苗子还是选角色,都必须用‘专业’来衡量,演员的艺术道路才能走得长久,也才能出更多好作品。”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彭小菲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