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旅游产业如何提质增效?1月12日,贵州进入“两会时间”,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少峰教授在接受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贵州应以跨界产业链思维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创新商业模式,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做好长期规划和宣传,结合当地民族特色文化、自然资源优势,更新宣传手法和营销模式,运用元宇宙等科技手段,开启贵州沉浸式文旅新体验。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陈少峰(受访者供图)
【资料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陈少峰认为,专业化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从健康角度跨界融合来做。贵州有好山好水,具有独特的山地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风情,有丰富的温泉资源,可以做好体旅游融合和康养旅游两个不同的市场。要提供不同的宣传和不同的服务,不仅要有清新的空气,还需要提供康养的设施,可以与中医药结合,形成民族特色的中医药理疗康养服务,包括与食疗、药疗这些东西相结合。
让科技赋能提供更多沉浸式体验。增加线上和线下的互动,与乡村文旅相结合。在传统的旅游景点拓展一些沉浸式体验的项目。现在去旅游,好多都是家长带着孩子,大人可能喜欢自然风光,孩子们更喜欢体验游,那种数字技术搭建的呈现,不仅提供白天的还要有夜间的体验,真正能够把传统旅游转化为文化体验、沉浸式旅游,这样才能够形成一个产业链,才能够延长产业链,扩大消费规模。目前旅游产业最大的问题就是收入太单一,游客的消费时间太短。很多时候大家都在排队,可以在主景点之外增加消费场景,提升消费体验。
“以元宇宙体验来扩大消费规模,实际上可以理解为人文沉浸式体验和技术沉浸式体验的融合、线上文化和线下资源的融合。”文化和旅游作为元宇宙内容的重要源泉,需通过硬件、技术、内容、应用的不断结合,来丰富行业生态。“打造故事IP,挖掘看得到的人文风景背后的民族故事、地方餐饮、节庆等资源,根据不同消费群体、不同项目,设计不同宣传方案,宣传内容做成系列短视频、短剧、微电影,结合VR、AR、人工智能和裸眼3D等,拓展景区项目,延长旅游产业链。”陈少峰说。
陈少峰认为,当前各地旅游业正在逐步复苏,贵州正面临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机遇。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通过实训、观摩等方式对旅游服务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切实提升贵州旅游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发挥文化铸魂、文化赋能作用和旅游为民、旅游带动作用。陈少峰建议,贵州可选取靠近城市的乡村,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抓住本地客户资源和亲子游市场,打破旅游季节性、年龄性壁垒,以乡村旅游促乡村振兴,带动村民的就业、收入。
“做线上不可替代的体验式旅游产品,把白天和夜晚融为一体,延长消费时间。可以借鉴上海迪士尼乐园管理模式,拓展探索包括剧本杀类似的可参与性高的特色主题项目,加强度假康养与医疗保健、休闲观光等跨界业态的融合发展,让少数民族文化与科技相结合,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陈少峰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袁燕 牟元媛
编辑 胥芬芳
二审赵昆 刘思博
三审 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