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巩县昼夜温差大、隔离条件好,光是面积达200亩以上的坝区就有49个,有着得天独厚的水稻制种条件。因此,岑巩培育出来的种子色泽金黄,品种繁多。与其他水稻制种基地相比,岑巩的种子发芽率一般要高出三到五个百分点。”省政协委员,贵州楷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贵州兆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陈龙说道。


(相关资料图)

省政协委员,贵州楷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贵州兆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陈龙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兴一方产业。作为贵州省唯一一个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岑巩有着46年的制种历史,不少“土专家”都曾前往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国进行制种技术指导。

同样作为制种专家之一的陈龙,在岑巩水稻制种产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所创立的贵州楷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联合组建的贵州兆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用“企业+农户+大户+合作社”的组织方式,带动当地1000余名农户从事制种产业。公司的制种基地年均产量700万公斤左右,产值高达2亿元,种子热销四川、湖南、广东、安徽等多个省份,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

“农业是靠天吃饭的产业,但贵州缺少平原支撑,自然灾害较多,基础设施薄弱,单靠农户和企业无法抵抗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和劳动成本的投入。”陈龙介绍,2021年杂交水稻制种虽被列入专项特色农产品保险范畴,但保额仅1000元/亩,岑巩县政府每年仍需补贴投入200万元左右。而由于县级财力有限,每年200万元的补贴投入难以兑现,从而无法满足水稻制种产业发展需求。

基于这一现状,陈龙建议省级层面把农业保险投入作为全省各级财政投入农业发展的支农重点,进一步加大省级农业保险政策性投入。增加部分产品保额,尤其是制种产业保险保额。并将杂交水稻制种保险列入省级政策性保险,把保额提升至2000元/亩,以减轻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增强种农制种积极性,为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陈龙(左三)在基地查看水稻长势

从事制种产业二十余年,陈龙感触颇深。他表示,接下来还将继续深耕沃土,希望在新的一年能以岑巩县为中心在黔东地区实现杂交水稻制种面积5万亩。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韦雨辛

编辑 杨羽

二审 徐微微

三审 刘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