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件衣服是纯手工制作的,上面的苗绣都是我一针一线绣上去的,我想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精美的苗绣。”1月13日,省人大代表、贵州巧姐民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绣娘杨美向记者展示了自己带来的精美民族盛装。

杨美身着民族盛装。


(相关资料图)

来自织金县的杨美是一名苗族手工技艺传承人,从小便跟着奶奶和妈妈学习苗绣和蜡染。“以前的衣服都是自己做自己穿,整个寨子里都是这样。”杨美说,以前家庭比较困难,自己曾外出务工,起初在工地上开货车,后来在一次意外中受伤,不能再从事这项工作。之后,因为有苗绣和蜡染的手艺,她被好友推荐到贵阳的一家传统手工艺公司做绣娘。

杨美介绍民族盛装上精美的苗绣。

“当时我每次离开家去贵阳的时候,女儿都拉着我哭,不让我走,就感觉心里很难过,亏欠家人很多。”看着女儿不舍的样子,在外闯荡数年有了一定的经验和积累后,杨美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2017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杨美筹划创办了织金县水榭蜡染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次年10月,她成立了贵州巧姐民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得益于“公司+合作社+手工艺人”的组织方式,苗绣和蜡染制品生产逐步向产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

杨美整理准备穿着的民族盛装。

“目前,我们公司有200多名绣娘,年纪最大的六十多岁,最小的十八九岁,通过网络直播和电商平台销售以及广州那边的订单生产,我们的年产值已达200万元。”杨美说,苗绣这项传统技艺,让家乡很多村民都挣到了钱,发展得很好,但在更多的地方,也有不少传统手工艺濒临失传。“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些行业,我把苗绣带到两会上,也是想通过呼吁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中来。”

杨美与绣娘交流蜡染技巧,研究图案。

贵州巧姐民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带有苗绣和蜡染元素的床单。

过去,织金的苗族刺绣和蜡染技艺大多用于制作苗族传统服饰等,虽具实用性,但想要打开更大的市场,离不开创新。“接下来,我将把我们的苗绣和蜡染融入到更多实用的物品中,比如平时穿和用的服装、箱包,让传统技艺走向大众,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文化。”杨美说,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碰撞出新的机遇,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同时,也让它们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

贵州巧姐民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带有苗绣和蜡染元素的挎包。

民族盛装上的蜡染。

今年的省两会,杨美认真准备了一份《关于发展毕节苗族蜡染刺绣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她希望能够出台传统技艺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从政府统筹、龙头拉动、精准定位、人才支撑、健全链条、创新设计、市场营销等方面突破瓶颈、打通障碍,真正实现传统和时尚互动、文化和产业交融,发挥苗族传统技艺在助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在贵州巧姐民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直播间,绣娘面对镜头展示产品。

未来,杨美计划将把公司规模进一步扩大,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我希望能把更多的作品带给大家看,让人们意识到,苗绣和蜡染不仅是一项传统技艺,更承载着民族文化。”杨美说,作为一名苗族手工技艺传承人,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到苗绣和蜡染产业的发展中来,让它们得到更好的传承,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尚宇杰

通讯员 韩磊 陈曦

编辑 肖慧

二审 李劼

三审 田旻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