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贵州公路相继打出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路行动计划、“国省干线攻坚行动”“农村公路建设三年会战”、农村“组组通”硬化路三年大决战、县乡公路改造提质升级工程等一系列组合拳,解决了许多急事、难事,办成了许多大事、要事,有力支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跑出贵州速度,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

对于贵州公路而言,筑路十年,也是助力贵州小康圆梦、实现历史性跨越的筑梦十年。为此,《当代贵州》杂志特推出“筑路十年”系列报道,展现贵州公路十年来的跨越式发展。


(资料图片)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贵州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改扩建建设的“黄金十年”。

这十年,全省累计实施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9548公里,累计完成投资1561亿元、建成8100公里,全省省际出省通道累计达到67个。纵横万里、通达四方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络通县连乡达镇,上接高速公路网络,下连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机动性强,通达性广,是与广大群众联系最为紧密的干线公路,为经济社会发展疏通脉络、强健筋骨,铺就了产业发展的快车道。

公路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筑就“快车道”。图为省道S305线江口段(罗鹏 摄)

美丽乡村致富路

从仁怀出发,154公里的标准二级路配套160公里的自行车道,在河谷中伴着赤水河一路向北经习水抵赤水——这就是建成于2016年4月,以“贵州第一、中国一流、世界知名”为运营目标的赤水河谷旅游公路。

每天,沿着公路南来北往的货车、游客川流不息,农家乐、餐馆、商铺鳞次栉比,百姓笑逐颜开、生活富足,美丽乡村小康图景跃然纸上。却很少有人知道,这条路,正是沿线百姓当年的脱贫路。

彼时的赤水河谷沿线,涉及贫困村共46个,贫困总人口10786人。随着旅游公路建成投用,旅游成为沿线支柱产业,也让赤水河谷实现了旅游井喷——2017年,赤水河谷旅游公路沿线景区共接待游客近2400万人次,旅游收入269亿元,同比增幅均超过40%。

这一年,赤水成为贵州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

也是这一年,赤水河谷成为贵州省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百姓的旅游饭吃得更稳了。

要想富,先修路,更要修好路。截至2021年底,全省普通国道里程达8419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为84.45%;全省普通省道里程达17741公里,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为40.78%,两个比重分别较2016年提升26.38个百分点和7.54个百分点,贵州普通国省干线品质显著提升。

在这一过程中,贵州公路系统坚持将实施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作为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的重要抓手,累计建成原贫困地区普通国省干线7289公里,16个深度贫困县全部实现二级公路快捷连通,在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有力发挥了交通促脱贫的积极带动作用。

这样的故事仍在不断发生着,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的红利仍在不断释放。

前不久的“双十一”,贵州长顺晶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忙得停不下脚步,一批批精品水果顺着“高钙苹果路”奔向市场。依托公路,电商在广袤农村遍地开花,不仅实现了土货进城,还让网货下了乡。

“以前路难走,雨雪天更是几乎不能出货。现在路硬了,路宽了,大货车进得去出得来,我们发展的底气也更足了。”公司总经理何心志说,“这都是托了沿线公路的福!”

畅安舒美幸福路

时值初冬,在国道G326线大方县雨冲至百里杜鹃收费站段,大方公路管理段正抢抓有利天气,组织施工方对该路段基建靓化、边坡绿化、廊道美化等进行相关作业。

每年芳菲四月,位于毕节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的馥郁花海便依次盛开。从高空俯瞰,一簇簇粉嫩的杜鹃花挂满枝头,一条条坦途赏心悦目,置身其中,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游。

自2013年百里杜鹃景区成功晋升为5A级景区以来,无数游客慕名而来,成为省内最为火热的景区之一。但高人气来带高收益的同时,道路等基础设施也在逐渐耗损。

近年来,省公路局按照“绿色公路+旅游”的理念,着力打造路旅融合项目,让连通四方的国省干线成为全省各地旅游发展、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前往百里杜鹃的主要通道国道G326线就是其中重要一环。

2014年起,毕节公路管理局以打造畅、安、舒、美国省干线为目标,共计投资20.96亿元对国道G326线毕节段实施提级改造,全长共258公里。从“贵州屋脊”韭菜坪到乌江百里画廊,再到绝美花海百里杜鹃,国道G326线毕节段如一条玉带串联起一路风土人情、一路自然景致。

离开毕节市来到黔南州,平塘县境内的省道S315线双河服务区停满了南来北往的车辆,停车区井然有序,旅游公厕干净整洁,由双河村自行管理的经营摊位上,附近农户自家种植的百香果、蜜柚等新鲜水果让游客纷纷驻足。这是前往“中国天眼”FAST的一条重要通道,为游客们提供了更舒畅的出行体验。

以赤水河谷旅游公路、省道S315线等为代表的一批示范路,在贵州大地上书写了一幅幅路路有景、路景相融的美丽新画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累计创建畅、安、舒、美示范公路3398公里。仅“十三五”就新增普通国省干线服务区31处、观景台91处、停车区413处、公共厕所42座、加水点44个、售卖点36个,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配套服务设施正在逐步完善。“畅安舒美行·多彩贵州路”正成为贵州新的形象代言。

品质工程示范路

2022年4月,横跨既是4A级景区,又是水源保护区红枫湖的国道G320线花鱼洞大桥喜获有着“桥梁界诺贝尔奖”美誉的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奖。这是国内首座获此殊荣的普通国省干线桥梁,开创了小桥摘大奖的先例,标志着贵州在山区峡谷桥梁小而精建设方面达到了世界认可的全新高度。

而在国道G242线黔东南州境内路段,早在两年前的建设期间,管理人员就能通过手机App随时了解施工进展,油石比参数是否合规,路面摊铺了几次,是否因为运输流程导致油温下降……一切尽在掌握。

通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四新”技术解决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已成为贵州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的常态,而在建设和养护中推广应用的新型BMH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等技术也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同时,新技术的应用也能实现工程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双提升。在全国率先开展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在役桥梁安全防护设施性能提升,为交通运输部编制相关技术指南提供了贵州样本;

在公路急转弯的地方,红黄相间的彩色警示路面十分显眼,小创新不仅能增加公路的辨识度和景观效果,更提高了安全性;

在公路建设中,让弃土场变身服务驿站,生态露营地、旅游厕所星罗棋布;不少废弃老路变身紧急停车带或公路便民服务点,让山区公路应急保通能力得到提升,也方便沿线村寨村民售卖土特产品……

“真是没想到,贵州的国道上都有高速路那种服务区,特别方便,风景还很漂亮!”一处处细节为往来游客暖心,一项项创新为贵州公路添色,而这些做法,早已在全省普通国省干线全面铺开。

把公路建好、管好、养好,用高品质的路带来沿线群众的高品质生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就是筑路的意义。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雅萌 岳端

编辑 张婷

二审 李劼

三审 田旻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