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收时节,除了黄澄澄的麦穗,麦秆也是农民眼里的宝贝。
在西安市临潼区铁炉街道斜韩村,66岁的邓利侠老人坐在自家庭院里掐着麦秆辫子。掐辫子前,老人先用清水将麦秆浸泡,直至麦秆变软为止,然后再像姑娘家编辫子一样,将麦秆编成辫子。
“掐辫子不用学,六七岁时就会做,是农村的老传统。”7岁时就开始跟着外祖母学习掐辫子的邓利侠,把掐辫子当成了生活中的乐趣。农忙之余,她就会抽空摆弄一会儿,既照看了家,也补贴了家用。
“掐辫子的麦秆要经过捋、割、折、晒、剪、浸泡等多道工序后才能用于编织,掐好的辫子可以用来制作草帽、花篮、装饰品等。”邓利侠介绍,掐辫子都是用做饭、看小孩间隙的零碎时间一点一点地掐,掐好之后就会有专人来村里收购,每盘辫子收入2元,一年算下来也能收入几千元。
铁炉街道自古就有掐辫子、编草帽的传统,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在夏忙时筛选均匀且坚韧的麦秆,等到农闲时来掐辫子、编草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传统手工艺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铁炉街道铁炉村就有一名女创客邓群利,她将掐辫子、编草帽的传统编织工艺进行了升级,编出了不一样的韵味。
走进邓群利麦秸工艺品制作室时,她正在忙碌着赶制工艺品,墙上挂着编织好的扇子、拖鞋、风铃、包和各种动物等。一件件麦秆工艺品构图精巧、色泽鲜亮、栩栩如生。
“我以前也掐辫子、编草帽,后来就试着用麦秆做工艺品。2021年参加欧亚经济论坛经贸合作博览会回来后,我要给传统工艺寻找新思路的想法更坚定了。”邓群利说,为了让草编老手艺焕发新活力,她致力于草编技艺的创新,全身心投入到创作中。“目前,我编织的工艺品大概有50余个品类,由天津的外贸公司直接来家里收购后出口,一年能收入将近10万元。”她说。
2007年,铁炉草编被纳入临潼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铁炉街道也承担起传承与保护草编的重任。
“2018年,我们在幼儿园开设了麦秆工坊,孩子们通过亲手实践,制作草编手工艺品,没想到这一做,就再也没停下来。”铁炉中心幼儿园园长李强笑着说。
铁炉中心幼儿园麦秆工坊里,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摆弄着手上的麦秆,小手一折一弯,动作娴熟。“我4岁就看着我奶奶用麦秆编辫子,我也跟着学,在幼儿园老师也教我们。我感觉编东西特别好玩,我很喜欢。”幼儿园大班小朋友睢铭泽说。
“麦秆编织在我们这里有着很久的历史。让孩子们学习用麦秆编织,不仅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也能让他们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这门编织手艺。”李强说,为了留住乡愁,唤起人们共同的文化记忆,幼儿园已经开设麦编课程,让广大少年儿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非遗文化知识,增强地域文化自信。
(记者 张斌峰 通讯员 王三合 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