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过后,地处陕西最北部的榆林市进入粮食作物大面积播种期。

山梁上,农机手驾驶的拖拉机加足马力“突突”奔跑,农技人员和种植户交谈着技术要领,辛勤劳作的农民在忙碌间还不忘喊上两嗓子,嘹亮的陕北民歌在春风里回荡……黄土高原的春耕画卷别有一番风情,把勤劳与豪放写在广袤的大地上。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期盼一年的风调雨顺。

长期以来,祖祖辈辈的榆林人靠天吃饭,而全市平均年降水量仅400多毫米,“十年九旱”,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着全市农业发展。

发展节水型高效农业、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是榆林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近年来,榆林市聚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把发展高效旱作节水农业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通过节水改造、补灌扩面、技术推广三条路径,加强农业节水灌溉综合措施,强化旱作农业的科技支撑,在探索实践中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之路。

从漫灌到滴灌,节水60%

田成方、林成行,绿油油的马铃薯叶随风摆动。榆林市榆阳区鱼河农场的高标准农田,在蓝天白云下美得像一幅画。

“每一行马铃薯下面有一根管线,刚好在每一株马铃薯根部开一个眼,浇灌时流出来的水渗在马铃薯的根部,保证水分有效供给植物,不浪费一滴水。”5月29日,看着茁壮成长的马铃薯,正在指挥灌溉的鱼河农场场长陈飞满意地说,“我们要把有限的水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始建于1954年的榆阳区鱼河农场,在各个历史时期,始终走在农业科技示范引领的前列。智能水肥一体化项目总面积3200亩,一期示范面积1200亩于2020年5月投入使用。该项目的配套设备智能灌溉系统是目前国内领先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据陈飞介绍,该智能灌溉系统灌溉效率高,提质增效明显:灌溉一亩农田只需一分多钟,灌溉施肥系统自动化控制,无须人工操作;亩均比普通滴灌节水37%,比漫灌节水60%,滴灌的水分利用率在85%以上,是大水漫灌的近3倍;亩均节肥和减少农药使用20%,土地利用率较移动式喷灌增加28%,亩均节本增效约950元。

“过去能灌溉的农田都是通过渠道引水漫灌,水资源浪费严重,后来改为喷灌,比漫灌要节约不少水,但仍有浪费。”陈飞说,使用智能灌溉系统是由传统灌溉的“浇地”变为“浇作物”,水肥管理更加精准,有效提高水肥利用率。

榆林市把灌区改造提升作为推进高效旱作节水农业的有力抓手,积极实施大水漫灌改滴灌,项目建设统一配置灌溉和施肥系统,按照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标准实施;通过示范建设,重点把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的普通滴灌区、喷灌区、漫灌区升级改造为全自动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区。2022年,全市启动实施节水改造滴灌面积24.73万亩。

“救命水”,扛过大旱灾

最近,榆阳区鱼河峁镇黄崖窑村的高士林每天要往村头山顶的储水池跑几趟,查看蓄水情况,生怕有什么闪失。

高士林是村里的储水池管理员,在他心中,这一池水比油还金贵。“我们这里祖祖辈辈靠天吃饭,老天要是不下雨,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庄稼旱死,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干着急。”高士林指着眼前的储水池说,“这个水池里储存的水,在关键时刻可以保住庄稼的命,所以我们称之为‘救命水’。”

65岁的高士林是个地道的农民,种了大半辈子地,尝尽了干旱缺水的苦头。黄崖窑村沟道里倒是有水,还打起了蓄水坝,但村子里大部分耕地在山上,村民只能望“水”兴叹。

2021年6月,农业农村部门在黄崖窑村实施“四位一体”补灌项目,将沟道里的水抽到山顶的储水池,在需要的时候通过管道对农作物进行膜下滴灌,可有效缓解严重干旱对农作物的伤害。

“去年遇到了罕见的严重旱灾,眼看发蔫的谷子可能会绝收,村上刚好建成了蓄水补灌工程,经过紧急补灌,每亩还收获了200多公斤。”高士林激动地说,“有了这‘救命水’,种地的收成就有保障了。”

为了摆脱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困境,榆林市想尽一切办法高质高效利用有限水资源。“我们利用河流、水库等,实施高位储水补灌项目,对水资源匮乏的区域实施集雨窖补灌项目,充分利用地表水,在春季播种期保苗、干旱季节保命、拔节抽穗期保收。”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郝金鑫说,在去年春夏连旱的情况下,项目实施区域经过补灌的谷子亩均增产180公斤以上。

近年来,榆林市根据区域自然条件、水土资源状况、农业生产布局等,统筹兼顾经济和生态效益,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大力推广“沟道坝蓄水+光伏发电提水+土工膜窖高位蓄水+膜下滴灌补水”的“四位一体”集雨补灌技术,今年新增补灌面积9.18万亩,为保障旱作农业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种法变了,产量高了

5月17日下午,播种完最后一垄谷子,孙建军将拖拉机停放在路边,沿着田埂转了几圈,再看看农田的边角覆膜压得实不实,种子的深浅是否合适。

“这是旱作农业集成技术推广示范田,要严格按照技术规程的标准作业,一定要保质保量播种好,为谷子丰产打好基础。”他说,“现在耕种越来越精细化,同样是种地,种法变了,产量就高了。”

孙建军是榆阳区鱼河峁镇谢家峁沙墕村村民,从小就跟父母学种地。初中毕业后,他当过泥瓦匠,办过养猪场,后来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因种地收入低,不少村民外出打工谋生。2018年,村集体成立合作社,将全村所有耕地流转回来,再承包给愿意种地的农户。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孙建军决定带领村民通过科学种田实现丰产增收,带头承包了40多亩土地。

孙建军的想法得到当地农业农村部门的大力支持。谢家峁沙墕村建起了300亩旱作农业集成技术推广示范田,种子、化肥、地膜都是农业农村部门免费提供,还有技术员从种到收现场指导耕作。

“现在种地全部机械化,覆膜、点播一次性完成,通过采用土地深翻、渗水地膜、抗旱品种、抗旱保水剂、增强土壤蓄水保墒等旱作农业集成技术,亩均株数翻了一番,示范田种植的谷子由传统种植亩产180公斤提高到现在的400多公斤。”孙建军扳着手指算了笔账,每公斤谷子可加工0.8公斤小米,按照市场价每公斤小米最低14元计算,每亩收入4480元。

根据当地条件,榆林市大力推广旱作农业集成技术,重点对加厚地膜、渗水地膜等新型地膜和保水剂、生物有机肥进行补贴;积极开展土地深翻,增强土壤蓄水保墒和抗旱排涝能力;在作物“出苗”“出穗”等关键生长期遇到严重干旱时及时进行人工增雨。截至目前,全市共推广旱作农业集成技术15.5万亩。

“为加快推进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我们结合区域水资源特点和农业生产实际,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制定了《榆林市发展高效旱作节水农业五年行动方案》。”榆林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许君表示,榆林市将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计划到2025年,全市实施高效旱作节水农业300万亩,其中滴灌95万亩,新增补灌面积90万亩,推广旱作农业集成技术115万亩,全力打造全国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市。

记者 艾永华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