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长江杯”武汉职工足球赛(以下称“长江杯”)启动报名两周来,社会各界反响强烈。截至16日,组委会已收到了超过近百支球队的报名表。与往年最大的一个不同是,今年的报名球员中出现了大量拥有职业足球背景的球员,甚至还有不少现役(尚未正式退役)的球员。这在外界尤其是关注本赛事的球迷群体中引起了热议,自然也成了组委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在组委会看来,大批职业球员报名参与,证明“长江杯”的社会影响力确实越来越大,通过五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关注。同时,职业球员的加入,无疑将大大提升比赛的竞争和精彩程度,也给大量业余球员提供了一个与职业球员过招的机会。但作为本地区主要服务于广大职工,以重在参与、全民健身为宗旨的赛事,“长江杯”似乎又不应该接受这些球员的报名。用组委会一位成员的话说,5岁的“长江杯”正经历着“成长的烦恼”。那么,“长江杯”到底该不该接纳这些职业球员的加入呢?

■“95之星”唐诗也报了名?

6月1日,“长江杯”正式启动报名。6月13日,有球迷在网上晒出了“长江杯”的部分球队报名表。可以看到,曝光的两张表上出现了许多湖北武汉球迷非常熟悉的名字和面孔。

唐诗的出现,确实有些让人意外。毕竟这位前国青队的主力球员,正值当打之年,上个赛季还在踢中甲,并帮助梅州客家队冲超成功。而在本赛季开启前,他一度回归了广州队。在广州队集训期间,唐诗受到的关注度不比韦世豪、严鼎皓少,可谁能想到他最终没有获得中超联赛的报名机会,却出现在“长江杯”的报名表上。

16日,在“长江杯”组委会负责报名的周飞那里,记者看到了网曝的两张报名表,包括唐诗在内的诸多职业或前职业球员确实向“长江杯”提交了参赛报名表。不过,周飞也表示:“这只是报名表,组委会还会对参赛人员资格进行审查,并不是最终的结果。”

唐诗等职业球员报名参加“长江杯”的消息立刻引爆了球迷圈,不少人都对其进行了转发和评论。球迷们的评论并非一边倒,而是分成了正反两方。很多人对职业球员的加入表示欢迎,他们认为:“能与高手过招才有提高,能与职业球员做对手想想都幸福”“可见武汉业余足球氛围太好了”“‘长江杯’要变成小中甲了”。而反对的人理由也很充分:“成了半职业联赛,这么多省足市足的,真的职工还怎么打?”“慢慢又变味了,搞成职业球员的第二产业了。职工足球赛就应该是职工的比赛,是要让更多的足球爱好者参与其中,而不能为了打出好成绩都去请强外援!”可以说,双方的观点针锋相对,争论得相当激烈。

■“唐诗们”为什么报名?

从报名表上看,唐诗所在的球队名为“启橙足球队”。记者与该队的负责人闫新禹取得了联系。“我们是一个新成立的俱乐部,目前主要从事青少年足球的培训工作。”闫新禹说,“俱乐部刚成立,目前在这里接受训练的孩子还不多。我们也希望通过参加‘长江杯’的比赛,来扩大俱乐部的知名度。此外,我们还有一个小目标,就是想通过这个比赛获得参加中冠比赛的资格。”

闫新禹介绍说,这次报名参加“长江杯”的大多数队员都是小时候在一起踢球的朋友,基本上都有职业足球的经历。闫新禹本人毕业于武大一附小,后来进入上海幸运星俱乐部并代表上海参加了城运会、全运会比赛,之后顺利进入申花预备队。2014年,他随队前往西班牙参加当地的联赛,回国后陆续在贵州智诚、南通支云等中甲俱乐部效力,2021年因伤退役。

谈到唐诗的加入,闫新禹说:“我跟唐诗是一批的,不过他去了山东,我去了上海。虽然在球场上总是对手,但因为是武汉老乡的关系,我们关系一直不错。这次组队时,我顺便问了一句唐诗在不在武汉,想不想踢?他说这段时间正好在家,想通过打比赛来保持状态,于是我就给他也报了名。”

事实上受中国职业足球的大环境影响,今年有不少职业球员无法获得为职业队效力的机会。而他们也面临着为未来寻找出路的压力。武汉素来被称为“中国足球兵工厂”,从武汉走出去的球员数量大。如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因无球可踢选择返回家乡,一边休息调整,一边保持状态等待机会。他们中的一部分除了坚持训练外,还需要一个事平台来保持竞技状态,毕竟光训练不打比赛是不行的,没有职业比赛踢,打打业余联赛也行。而作为本地区影响力最大的“长江杯”成了他们的首选。

■“长江杯”该不该接纳“唐诗们”

经过5年的发展,“长江杯”一直在成长、在进步。作为武汉地区唯一由政府主管部门与主流媒体联手打造的权威赛事,“长江杯”拥有独一无二的资源。因此“长江杯”一直在赛事组织、赛事规格、赛制赛场各方面进行升级。

经过5年的赋能升级,“长江杯”其实已拥有了多重身份——2021年,“长江杯”被纳入2021亚足联——中国足协“社会责任活动”,中国足协还专门派出考察团到现场观摩比赛;今年,“长江杯”又直接升格为全国“体总杯”武汉大区赛和中冠武汉赛区的预选赛。这意味着在“长江杯”中获得佳绩的球队,将有直接获得参加上述两项全国赛事的资格。

也正是“长江杯”这个“新功能”,吸引了一些志在中冠或“体总杯”的球队主动报名。之前提到的职业球员,有不少就来自这些球队。一般而言,他们不会在“长江杯”中长期存在,只是“借个道”。但即便如此,他们的出现仍会给其他球队带来完全不一样的参赛体验。

那么,这些职业球员能不能参加“长江杯”这个以职工为主体的比赛呢?“长江杯”赛事总监陈晓明解释说:“首先,‘长江杯’经过几年的发展,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已经在功能上进行了严格的区分。为什么我们的赛制一直保持着11人制和8人制两个赛制,就是努力想在竞技性和参与度这两方面达到平衡。今年的‘长江杯’,11人制的比赛承担了中冠和‘体总杯’的选拔任务,所以按市足协的要求完全开放,对参赛者资格没有限制,凡是在武汉本地注册的足球俱乐部都可组队参加。但8人制比赛仍以企业职工为主,我们将严格审查资格,必须由单位职工组队或同系统职工组队的方式参赛(同系统职工组队须由上级主管单位牵头组织),报名队员需提供本单位3个月及以上社保证明,最终的报名表我们会上网公示,让大家共同审查。”

陈晓明同时解释道,从目前的情况看,唐诗的资格有争议,需市足协来认证。至于报名了8人制的谭斯等人,他们大多已经退役2—3年。目前在武汉本地从事青训教练的工作,按相关规定,已符合业余球员的身份,报名参加“长江杯”8人制的比赛不存在问题。

他最后表示,感谢社会各界和广大球迷对“长江杯”的关注,5岁的“长江杯”仍在成长中,作为一个年轻的赛事,“长江杯”也需要不断地完善规则,提升参赛者的体验。他表示,组委会眼下也在纠结于让不让职业球员加入的问题,既然大家都关注到了这个问题,那就欢迎大家继续展开讨论。“长江杯”到底该不该接纳职业球员加入,组委会愿意倾听外界的意见,并会从善如流,不断革新。

(长江日报记者张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