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食物观里看广东

乘上小艇,从阳江市阳西县沙扒镇出发,向外海颠簸行驶约5海里,宽阔的海平面上出现串串浮标。“现在就进入了海洋牧场范围,人工鱼礁区域将为鱼类、贝类和藻类等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阳西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学光说,2019年阳西青洲岛风电融合海域入选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面积达到497.3平方公里。

随着粮食安全愈发受重视,如何“藏粮于海”,向蓝色空间要食物?

记者走访阳江阳西、汕尾等地的海洋牧场发现,全省海洋牧场建设日趋完善,海洋生态修复、渔业资源保育等生态效益成效显现。同时,专家也提出,目前海洋牧场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未来还需引入更多市场主体参与,让海洋牧场的产业效益更加凸显,筑牢“蓝色粮仓”,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修复筑建“海底粮仓”

“你看海底的鱼多了,这些人工鱼礁上附着的水草、贝类成了海洋生物链最底层的食物。”在汕尾市城区龟龄岛东海洋牧场,汕尾市城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副局长刘水照指着远程视频介绍。

记者看到,屏幕上海底水草摇曳,大小鱼类穿梭其间。在这片2.43平方公里的海域上,已有2688个人工鱼礁礁体投入深海。

“人工鱼礁就是海洋的‘生态银行’。”汕尾市农业农村局水产养殖和资源保护科林义济介绍,人工鱼礁为海洋生物提供了栖息繁殖场所,促进海洋生物资源的增殖和恢复,由此建立起多层次海洋生态系统。

近年来,随着海洋渔业捕捞强度增加,海洋污染范围扩大,海洋渔业资源衰退日益严重。传统捕捞、养殖收益缩减,渔民转业、转场成为趋势。

海洋牧场应运而生,其被认为是海洋渔业的高级形态,是在特定海域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流放等措施,构建、修复海洋生物繁殖等的场所,改善海域生态环境,最终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渔业模式。

“海洋牧场与常见的海洋捕捞、海水养殖等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更强调生态修复,最明显的标志是人工鱼礁。”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资源养护与海洋牧场研究室主任陈丕茂介绍。

人工鱼礁建设如同在海底搞基建,通过将人造的鱼礁投入海底,重建鱼类生存环境,就好比有了一个“海底粮仓”,实现向海洋要食物。

“青洲岛的人工鱼礁区,将投放礁体800多个。”李学光介绍,阳西此前投放的南山岭人工鱼礁也已经初见成效,“有些渔民过去钓鱼,石斑鱼、花椒鱼等比以前能钓到更多。”

广东的人工鱼礁建设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从2002年开始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在“十三五”“十四五”期间,人工鱼礁成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的重要基础,以人工鱼礁为基础的“藏粮于海”在广东海岸线多处进行。

截至目前,广东已累计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5个,从粤东延伸到粤西,勾勒出广东发展海洋牧场的路线图。

“目前已经有3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验收评审通过,人工鱼礁建设效益显现,渔业资源恢复速度加快。”省农业农村厅渔业资源保护处三级调研员黄建清介绍,监测表明,海洋牧场鱼卵和仔鱼密度分别是建礁前的11—52倍和2—40倍,一些濒临绝迹或稀有的物种在礁区出现,渔业资源密度比投礁前平均提高8.7倍、最高提高27倍,全省海洋牧场比未投礁渔场每年增加资源量2.5万吨。

多业态结合实现融合发展

从阳西青洲岛海洋牧场的人工鱼礁区向远处望,会看到大片风车耸立,风电场在蔚蓝的海面上很是壮观。

在海洋牧场的建设中,广东探索多种业态结合,其中能源项目受到青睐,为海洋牧场建设提供新的想象空间。

“海洋牧场与风电融合发展是一大特色。”李学光介绍,青洲岛海洋牧场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风电的促进作用,“风机的基础墩相当于人工鱼礁,会附着贝类,吸引鱼类,同时风电也能就近供应海洋牧场所需用电。”

根据规划,青洲岛海洋牧场内的阳江沙扒海上风电场达378.8平方千米,由阳江明阳海洋渔业有限公司、三峡新能源风电集团等参与建设。

经过近年建设,风电区已经聚集了很多贝类、鱼类,风电企业也探索做起网箱养殖。在今年1月,明阳阳江沙扒海洋牧场项目养殖的金鲳鱼就完成首次收鱼,并且品质较好。

而在珠海,一座半潜式波浪能养殖旅游平台“澎湖号”,也成为当地探索海水养殖与能源、休闲结合的新方式。

“澎湖号”位于珠海蜘洲岛养殖渔场,在海洋里宛若一座“人造岛屿”,两个篮球场大小的平台上,网箱与海水相通,养殖着金鲳鱼和石斑鱼。

“澎湖号”采用钢结构加软体网结合,可提供1.5万平方米养殖水体,并搭载可再生能源装机120千瓦,能源均源于波浪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在2020年元旦,“澎湖号”已生产第一批金鲳鱼。“养殖到现在都未发生鱼病,效果比较好。”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海洋能研究室副研究员王振鹏表示,能养鱼、发电,现在又与海钓等旅游结合,“一片海能干多种事,把多种产业融合起来。”

海洋牧场是个很开放的概念,水上装备为人类服务,水下礁构为鱼类服务。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高庆营表示,未来广东将着力推动海洋牧场与深水网箱、风电产业和休闲渔业融合发展,重点打造人海和谐模式、资源共享模式、养殖产业模式等模式的海洋牧场。

亟待引入社会资本激发产业效益

到目前,全球已有60多个沿海国家发展了海洋牧场。但在广东,海洋牧场建设总体仍处于人工鱼礁建设和增殖放流的初级阶段。

海洋牧场按功能可分为养护型、增殖型、休闲型三类,目前广东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均为公益养护型,渔业产业效益尚未凸显。

“我国增殖型的海洋牧场主要集中在北方,比如山东、辽宁,其实江苏以南的沿海,由于海域确权问题,现在基本都只是公益养护型。”陈丕茂表示。

在广东等南方省区,海域像耕地一样相对零散、条块化,难以形成规模化经营,产业发展成本增加。因此,为发展海洋牧场,基本由地方主管部门统一建设,并以公益修复型为主,渔业生产暂不突出。

“藏粮于海必须有市场主体参与生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是抛砖引玉,以海洋生态修复为基础,后续再引进企业发展。”陈丕茂认为,虽发展条件相对不足,但广东海洋牧场潜力充足,“政府已经搭好台子,就看怎么引入企业唱戏。”

当前,广东各海洋牧场也已经意识到引进企业运营生产的紧迫性。

渔民要进入牧区生产离不开与企业合作。“海洋牧场距离远,进入牧区生产成本较高,个体户渔民较难参与,更适合企业专业化、集约化经营。”李学光说,这就要求引进企业,让当地渔民加入合作,提供劳动、技术、服务。

同时,海洋牧场可持续运维也需要引入市场主体。“当前海洋牧场均由地方农业部门建设,人力有限,并且国家支持资金主要用于建设人工鱼礁,一定要引入社会资本发展渔业等产业,企业受益后承担维护海洋环境的责任。”李学光感触颇深。目前阳西青洲岛海洋牧场正鼓励企业入驻试生产。

阳江圣腾渔业有限公司是早一批进入牧场的企业,在今年4月投放了80多万斤贝类幼苗。“5月去查看,发现贝类个头长得挺大,目前评估看做贝类底播的效果很好。”该公司总经理李金龙表示。

即便如此,李学光依然有担忧,“企业进入海洋牧场生产,必须办理海域使用证,但勘察、设计、环评等流程非常复杂并且费用不低,很难办下来。”

“广东海洋牧场当前比较大的瓶颈问题,是用海程序太难、太繁琐,让市场主体和社会资本望而却步。”黄建清也证实。

不过,这一瓶颈问题有望得到破解。就在今年5月,广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深入推进渔业用海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渔业用海区域统一规划、环评、论证,逐步降低养殖用海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符合海域使用金减免条件的,加快办理进度。省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人透露,这将为接下来合理、科学简化用海手续、支持产业发展指明方向。

广东是海洋大省,是我国海岸线最长的省份。随着15个海洋牧场加快建设、逐渐成型,日益增多的渔业资源将吸引更多企业进驻,有望进一步夯实筑牢“海底粮仓”,从而真正实现“藏粮于海”。(记者张子俊黄进黄叙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