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今天,就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在上周末的时候,所看到的一个“个例”。

之所以想跟大家聊这个事情,是因为今天看到了微博上有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个数字:5年内因为代步车发生的交通事故已经达到83万起.....

光看83万起这样一个数字,其实很难理解“代步车”问题的特殊性,但如果结合上周的另外一则新闻来看,就会有更清楚的认知——至少在北京,“老年代步车”基本是唯一的不强制登记注册,肇事之后很难追踪的机动车辆(帝都的电动自行车也需要上牌)。


【资料图】

而今天看到这则新闻时,我第一反应,就是想起开始提到的那个,上周末的经历:

当时是傍晚17:40左右,我打车行驶在北京CBD地区的东三环,三里屯附近的长虹桥上,当时正好是晚高峰时间,而且三环最右侧的车道还是公交车专用时间,其他车辆都只能挤在左侧两个车道里走走停停。

而这时我眼前一个火红的影子唰的一下晃了过去,我转头看过去的时候,吓了一跳,原来是一辆非常常见的红色的“老年代步车”,大概就是下面这种,想必大家都能在路边经常见到。

网上搜了一个差不多的车型

只见这辆“代步车”熟练地在应急车道和公交车道中交叉穿行,不一会就没了踪影。当时正可惜没能拍下来留念,还好过了一段路堵塞稍微缓和了一些,车速稍微快了一些,于是在国贸桥上,远远的又能看到这辆小车在夕阳下的背影。赶快照了一张,随后又被甩开了。

从开始看到这个代步车地点,到最后看到它时的下一个出口,大概有4公里。所以这辆“老年代步车”不仅在晚高峰开上了帝都核心区域的三环主路立交,还在应急车道和公交车道上穿行了至少4公里这种另类的彪悍,给我的震撼不亚于n年前在二环偶遇“十三郎”之流的飙车党。

如果仅仅是这一件事情,大概我的感觉会仅限于“这个人真...”,而就在同一天,在三环辅路上,又看到了一辆神奇的“代步车”,就是挂着“电动代步车”牌子,但尺寸堪比小型SUV的“巨型代步车”行驶在机动车道上,不过没有来得及照相,对方直接开进自行车道,混在自行车中间,开没影了。

之后上微博搜了一下,原来在北京出没的这种“全尺寸代步车”,还不止一种,有的甚至挂着厂家乱挂的所谓“电D绿牌”(不知道这是不是同时违反了伪造车牌的法规)。

如果能这样的话,以后买电动车还申请什么新能源汽车牌照啊,直接当“老头乐”开就好了,什么车道都可以随便开,肇事了还能跑。

“代步车”的违规行为,前两年就有零星见到,但最近一两个月,我个人在帝都感受到的情况,已经不能用“零星”来形容了,无论是在直接占用收费停车位,在机动车快车道长驱直入的,逆行穿插车流的,甚至三环四环、长安街沿线,都能看到。

至少仅以我个人的感受来说,今年北京的“老年代步车”违规驾驶问题,变得严重了不少。

在北京,被戏称为“老头乐”的“老年代步车”是个很特别的存在,因为老年人出行不便、很多也没有机动车驾驶证、或者因为限购没办法买汽车,再加上胡同这些特殊地区的存在。所以一直都对俗称“老年代步车”的有棚电动三轮、四轮相对宽容一些。从2021年开始,连轻型电动自行车都需要注册上牌管理,但危险程度大很多的“代步车”,只是设置了2年多的过渡期,依然可以无牌行驶在大街小巷。

但这2年的过渡期,并没有让代步车逐渐自觉退出北京的街道,而是越来越混乱,我在路上看到驾驶“老头乐”的,不少并不是老年人,而是可能不想等摇号,或者图便宜省事的壮年、青年人。所以我们在讨论这些代步车的问题时,已经不能把它和老人出行完全等同起来了。

所以,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老年人的出行权利很重要,正是因为真的很重要,所以才必须严肃面对现在“代步车”所造成的问题,研讨如何解决它们对其他行人车辆以及乘车人自己造成的风险。只有合理管控,处罚那些恶意违规驾驶的行为,才能避免最终落得“一刀切”,因为个别人的肆意妄为,导致所有老年代步车都被严格仅用。那些真正需要代步车的老年人却没有办法正常出行了。这是我们同样不想看到的。

一放就乱,一抓就死,是我们经常见到的“治乱循环”。但相信经过过去一段时间的我们已经明白,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合情合理,才是能让民众满意,让社会良性发展的方法。

尤其是在这个似乎已经被遗忘的一周年的日子里。

本期团购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