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第六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开幕式暨高峰论坛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会上发布了第六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优秀网络文学作品,以北京中轴线为主题的《京脊人家》入选,作品讲述了生活在北京的赵、潘、谢三家为中轴线保护作出的点滴贡献。
《京脊人家》来自一位网名叫“花清袂”的男性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个网名?他说,“清是清流,袂是古人的衣袖,有种仙气飘飘的感觉。”
【资料图】
“花清袂”本名高喜顺,是一个在北京停留十多年的“北漂”。他表示,在北京生活的过程中,对中轴线产生了感情,于是创作了这个作品。
过去十年,是北京中轴线保护加速冲刺的十年,“古都之脊”重振。高喜顺希望通过这个故事展现平凡人为中轴线遗产保护做出的努力,希望通过作品体现时代的变迁、城市的改变,让大家看到,北京不再是“老”北京,而是向着创新发展。
《京脊人家》作者“花清袂”。新京报记者 展圣洁 摄
十年文学路,看到了微光
新京报:本次入选“网络文学+”大会优秀作品,是什么样的心情?
花清袂:挺激动的。没想到自己能在这样的一个盛典上得到推优。2012年,我开始从事网络文学的写作,感觉十年的文学路走下来,看到了一些微光。
新京报:你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吗?当初为什么想到要创作这样一部作品?
花清袂:我是一个“北漂”,2011年来到北京打拼,开始从事文学影视方面的工作,慢慢对这座城市有了感情。在我的心里,北京是一座有温度、包容性强的城市,给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平等的。
平时我喜欢逛一些景点,特别是中轴线上的景点,比如故宫,也十分关注中轴线遗产的保护工作,就想着写一个充满京味文化的故事,希望成为所有在北京奋斗的人生活和工作的缩影。
新京报:作为一个“北漂”,在创作本土故事的过程中,会不会遇到一些困难?
花清袂:困难是有的。创作过程中,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包括北京这十年在中轴线保护方面做的工作,还进行了实地考察,希望对北京文化进行深层次发掘。有些遗憾的是,北京的文化底蕴太丰厚,这部作品表现得也不算太深,最深层次、最核心的东西仍有待今后发掘。
作品融入众多红色元素
新京报:在前期调研过程中,你有没有对北京文化有一些新体会?
花清袂:除了一些老北京文化,给我灵感最多的还是创新感、科技感,这些在作品里也有体现。红色文化方面,有实景红色演出《香山之夜》、红色剧本杀。京剧的呈现方式,不仅是台上的演出,还有短视频、AR等。
融入新形式,对作品来说是一种帮助。如果只写北京的传统文化,包括家长里短的一些事,与现在的一些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相比,可能就太同类化了。现在大众对VR等新科技有很大兴趣,这是一个调动观众或读者的情绪点。
红色文化也是创作过程中让我感到心里最热的东西。书里有一个情节,主人公重访香山,参与了当时的实景演出,观众看了也会有“戏中戏”的感觉,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会有很大帮助。
新京报:在主人公选择上有怎样的考虑?
花清袂:举个例子,比如老赵一家,里面提到赵家主人退休了,他以前在故宫修文物,之前修复文物的时候,发现这个文物上有一枚手印,顿时热泪盈眶。因为常年修复文物,他的手还有腱鞘炎。
从修复前线退下来之后,老赵开了一家报刊亭,不像我们在大街上见到的那种,他想做出自己的特色。于是他就开始搜集小人书、北京的一些老地图,书中穿插着对老北京文化的回顾,之后这家报刊亭成为一个极具特色的报刊亭。
其实这里面我融入了“北京阅读季”,包括VR等创新形式的展现、特色书屋等,最终老赵的报刊亭也成功升级为书店。
新京报:创作过程中,有去和老北京人聊天吗?
花清袂:有,我住的地方是类似城乡接合部的小区,也有不少北京人。以前有一个房东老太太,是地道的北京人,她跟我谈了很多对于北京中轴线的看法,说这是一个很大的事情,一再强调要接地气、体现京味文化,对我帮助很大。
计划创作“京味三部曲”
新京报:你在创作时的状态是怎样的?写这部小说总共用了多长时间?
花清袂:前面写得比较困难,后半部分就比较顺了,状态最好的时候能日更9000-10000字。整部小说有32万字,总共花了一年的时间。前期主要是查阅资料、打卡景点,磨大纲的部分非常熬人,整整花了两个多月。
新京报:创作过程中有没有什么有趣的故事?
花清袂:最后日更10000字的阶段,每天晚上就睡几个小时,但那几个小时休息得非常舒服,有时北京的老胡同也会在梦里出现。感觉自己进入“里面”了,会得到一些灵感,就突然从床上爬起来,赶紧记录下来,怕忘了,第二天写在小说里头。
新京报:今后还有什么创作计划?
花清袂:我计划创作“京味三部曲”,第一部是《京脊人家》,第二部还在跟平台洽谈,想要创作一部关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绢人的作品。通过古今穿越的方式,赞誉北京老手艺人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新京报记者 展圣洁
编辑 白爽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