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评论员 崔文佳

电动自行车是许多市民的重要出行工具,但充电难、风险高等现实问题始终相伴。据统计,2021年9月,本市12345热线接到相关诉求4556件,而今年9月,这个数字为2199件,同期对比,降幅过半。

进步从何而来?愈发完善的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功不可没。去年8月,《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正式实行,对在居民楼、办公楼里停放电动自行车或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明确说“不”,并给出了明晰的处罚标准。

与此同时,各街道社区结合具体情况,各想各的招。有的为电梯安装报警器,第一时间阻止电动车进楼;有的拆违腾地、见缝插针,在小区空地修建了充电棚;有的积极协商、降低收费,引导车主安心在楼外充电……直击痛点,疏堵结合,车主可以安全有序充电,投诉自然就少了。

诚如业内人士所言:电动车充电,安全是根本,供给和维护是关键。供给短板确实在逐步补齐,但就全市范围而言,仍有一部分地方存在充电不便利的情况。相关方面不妨多多取经、举一反三,找到解决当地难题的办法。

另一方面,“建好”只是开始,更重要的是“管好”。目前,已经有些地方向前一步。比如,安排网格员、“棚长”对充电设备定期巡查;引入电子围栏,高效清点管理车辆;安装轻巧美观的“灭火球”,有效实现车棚火灾“灭早、灭小”,等等。总之,充电设备不是一安即可,后续的运维直接关乎居民体验。只有建得好也管得好,电动车才能始终行驶在“安全车道”上。

随着北京城市精细化治理走向深入,如电动车充电难这样的问题会日渐凸显。它们往往看着不大,却直接关系市民生活感受,而解决起来又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沟通协调的事项很多很杂。但只要是有助于城市和谐、市民利益的事情,再难也要推进。

说到底,办法总比困难多,相关部门应当正视基层痛点,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而基层更要履行主体责任,积极主动去解决问题。不断啃硬骨头的过程,其实也是优化基层治理、提升治理水平的过程。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配合得愈发协调紧密,我们身边的环境一定能更加美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