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高剑父纪念馆、广州市中国画协会、海珠区文物博物管理中心主办的“一墨倾成——朱永成山水画展”将于7月1日-7月15日在高剑父纪念馆举办。

朱永成,1962年出生于广州,1984年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本科毕业,1987年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硕士研究生毕业,1990年赴澳大利亚留学,在南昆士兰大学攻读现代艺术,1994年回国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现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国画协会会长、西关画院院长,荔湾政协书画院院长,广州梅社书画院副院长。

回望艺术史,唐宋以前现实主义的创作显占主流,这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关系。儒家的入世情怀,造就了一种以家国责任为基点的朴素、雄浑、崇高的审美精神,这种审美精神的存在,必然衍生出《溪山行旅图》《匡庐图》甚至《清明上河图》的问世。无独有偶,作为岭南文化培育而成的中国画家朱永成,契合了穿越唐宋的审美存在。其国画山水作品,气势雄强、境界宽宏、内蕴深厚的传统与现代审美,达到了多样统一、对比和谐的交响效果,这种基于宋代之前的北画的激情与豪放,衍生于岭南本土文化的土壤里的生发,正是广府文化的基本特质——质朴、深沉、浑厚、包容。

世人论画,往往多以“大繁若简”“大实若虚”等为是、为上,殊不知繁简、实虚、黑白的矛盾对立统一规律,恰恰告诉我们,实中见虚、繁中是简、计黑为白往往最难。这需要画家所刻画的所有物象在对立、变化、差别中归于一统,需要画家对于墨的运用技巧严谨而高超,把墨分五彩的无限次浓淡干湿枯的变化,归于一统,也正所以是一生二,二生三生生不息的无极规律,一画开天,不只是笔的问题,更是墨的问题。只有如此,方能表现世间无尽的物象,并能唤起观赏者的想象力与感染力,古人有言“夫物象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而最终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笔”,其实是画笔滞留在尺幅上的墨痕,笔是先,墨是果。

“气厚则苍、神和乃润”,观朱永成画作,他用笔、用墨、用色与笔下山川意象,在墨饱水酣中洋溢着生活激情,笔墨、点线都在充满运动感中展现出新锐的活力。“变化聚散”,空间的“布置”都会让我们感到来自传统的韵味,然而又是出自现时代创新意识,他成熟了自己苍润兼具的艺术风格,这是一种豪气的凝结,虽错综无定,体现的是造化的多变,而化墨笔于无痕,得心应手与格物致知,法乾坤之有象,这是涵今茹古,得意忘言,造化从心,生机在我的必然结果。

朱永成擅于用笔墨表达丰富的内容和无穷的意味,营造出笔酣墨畅的节奏美,调动画面的情趣,从而再现自然,而又高于自然,不仅“形似”,更求“神似”。“以形写神”侧重表现的是生态美,而“借物抒情”则追求的主要是情趣美。这两种审美特征在朱永成的作品中,互为补充,互相渗透,相映生辉,作品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则来自作品中笔墨功夫的锤炼,并灵活地驾驭于情感的发挥和表达之中,从而创造出具有画家自己鲜明特征的审美情趣。他的笔下,无论山水树石、亭台楼榭,乃至现代都市,都是一种生动的生命表征与体态。情之所钟,心则趋之。这些作品是立足于当代文化情境,汲取传统的深厚资源,并以画家个人感官与艺术手法表达了人与自然心灵感悟、天人合一的生命意象,他们所呈现的是自我的精神家园。

中国画的创作,也强调文以吾心、画以适意的自由精神创作,主张写意,但不能片面地理解为排斥写实。反而中国画在本质上,却是往往将所要表现的对象拟人化,把自己所追求的理想融化于表现对象之中。朱永成的作品,由自由的笔墨及强烈的创作情绪交织而成,“以墨运观之,受蒙养之任;以笔操观之,则受生活之任。”无论是景观物象,都展现出一种生命的激情。在创作中更是将自己的精神追求与笔下的一山一水相结合,疏密浓淡中的变化丰富多彩,酣畅漂流间的笔律墨韵相融,在传统笔墨趣味里强化了绘画因素的点与线、线与面的对比变化而形成了音乐的旋律美。把物象升华为笔墨意象,使其笔墨萧散而骨格清奇,水墨淋漓有厚度、力度。他把对生活和生命的感悟、对自然和环境的亲和,融化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之中。通过对笔墨、形象、图式、意境的反复琢磨和提炼,通过呈现出满、壮、朴、繁、密、厚的特色,作品壮阔奇野,充满生命律动,极富视觉冲击力,构建成朴实、浑厚、旷达、亲和的特质。在笔墨中所蕴含的则是对历史沧桑的知觉体悟,对民族品格的纵情讴歌。

李琰(高剑父纪念馆馆长、广东省美术评论学会会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