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600年屯堡江南古风,与现代城市天籁和鸣,便是长满皱褶的大山,也要侧耳倾听。这不是沉闷的岁月定格之所,而是欢快的时光徜徉之地。

踏古而来“屯”满新玩法


(资料图)

12月9日,大雪节气刚过,寒气让人不禁又紧了紧外套,不少人选择宅家,距安顺市城区三十公里外的天龙屯堡古镇里却十分热闹,村支书、村干部、屯堡孃孃、修缮工人们七嘴八舌为古镇的重新开园忙个不停。

“已有15家院落愿意出租给公司作为民宿统一经营。”老支书何忠金早在一个月前就开始动员大家。

600年的屯堡,600年的沧桑,“滇喉屯甲源出洪武十四年,黔中寓兵流长华夏千秋史”,古镇入口处石拱门两侧雕刻的对联,道出令人惊讶的岁月沉淀。曾经的军事驿站和屯兵重地,如今古城墙、烟堆山上的烽火台、瞭望哨残垣尚存,却偏偏活跃得紧。

天龙屯堡古镇

石头房顶层层叠叠,石头墙外墙包裹着的江南民居风格的四合院鳞次栉比,巷巷相通、户户相连,生活在古镇的屯堡人依旧保留了凤阳汉服、抬财神、演武地戏等古老习俗,变成独此一份的民俗风情,引人驻足。

其实古屯堡一直在悄悄扮靓自己。2015年,第十届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召开,遵循修旧如旧的保护原则,充分保护建筑原貌,在“微改”的妙笔之下,老演武堂、沈万三故居、四世同堂老宅等文物复原,呈现出有限空间里的无限人文脉络触达。

历史文化赋能,2022年天龙屯堡古镇再次提质升级改造,“背靠大树好乘凉,利用黄果树、龙宫、织金洞、格凸河景区,引入人流,对文化、民风民俗、传统技艺做深入挖掘,策划开展‘晒家谱’‘屯堡人过大年’等等现代时尚又不失内涵的玩法,引入新文化和新艺术,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商旅业态有机融合,通过‘微改造、精提升’的精雕细琢,使之在运作中发生化合反应。”安顺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天龙屯堡景区工作组负责人钱明顶说,“这次预计投资200万元左右,12月24日举行开园仪式。”

据悉,天龙屯堡古镇还将继续推进古建修缮、景观、亮化建设,推出特色文化活动,进一步完善古镇形态,打造从白天到黑夜不停歇的24小时闭环沉浸式体验。

屯堡收藏家和地戏传承人

屯堡越老越会玩,在于文化演绎别出心裁。

玩转时尚文旅,怎么能少得了收藏家在场? 石缸、石磨、桌椅、板凳、衣柜……这些看似平常的屯堡物件,在安顺屯堡人刘伟的眼里,都是宝贝。过去10年,他走遍安顺多个屯堡村寨,收集了上万件屯堡老物件。今年5月1日,他在安顺苗岭屯堡古镇开了“屯俗园”。

收藏在屯俗园的“宝贝”。

屯俗园内有大量石器,包括屯堡人平常使用的石缸、石磨、石槽等,还有各类屯堡银饰和一些屯堡人生活中使用的日常物件。

在刘伟看来,这些屯堡人平时使用的生活器具,不仅体现了“工匠精神”,更是屯堡人的智慧结晶。

如果要选一件最能代表“地戏”的物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顺地戏”的传承人陈先松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脸子”。

脸子,是屯堡人的叫法。

“我姓陈,叫陈先松,从小在天龙屯堡出世长大,到现在整整70岁零50天了。”老陈自己说“我这个人性子有点逗”。正是因为“逗”,让他爱上地戏,并终其一生与戏为伍。

陈先松

陈先松说起地戏的渊源:乡邻闲时弄了柴火,围坐着聊天、唱“地戏本”。时间长了,开始分角色扮演。因为露着脸,熟识之人容易“出戏”,于是有人建议把前人形象雕刻成面具,这就成了“脸子”。

屯堡“脸子”

他又说,由于唱跳时没有刻意搭建舞台,都是选平地而舞,所以称之为地戏。扮演者首蒙青巾,腰围战裙,戴假面于额前,手执戈矛刀戟之属,随口而唱,应声而舞。每年有两次地戏“嘉年华”,一次是春节的“玩新春”;另一次在7月半谷子扬花的时节,称为“跳米花神”。

这个由“军傩”演变而来的传统民间戏剧,所演皆是金戈铁马,锣鼓拽出弋阳老腔,用七言和十言韵文说唱,真真是魅力四射、激荡无比。

爱它的人私刻六年光影

近日,由贵州摄影人廖莉文创作的摄影作品《梦回明朝》出版。该书是作者耗时6年深入安顺屯堡拍摄的纪实影像,作者用符号学解构屯堡人的日常,用纪实手法记录屯堡人的生活物象和文化遗存。

廖莉文创作的摄影专题曾3次入围“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双年展”,被中国民族博物馆收藏;作品曾亮相多个大展。此次出版的屯堡专题作品曾入选“第七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项目,2022年在首届贵阳镇山国际影像周上展出。

廖莉文2016年学习摄影,即同步开始接触、拍摄屯堡题材,6年间查阅了大量屯堡文史书籍,对与屯堡相关的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建筑学、服饰、雕刻、戏剧等展开研究,上百次走进屯堡村寨,拍摄数十万张照片。

“拍摄影像既有一定的实证性,也有比较主观的表现手法。其中,不乏大量的记录蕴含着屯堡丰富多元文化的物象图片,它们既是文化的遗存,也是和屯堡人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当代符号。”廖莉文在拍摄中走访当地的文史专家和民俗文化传承人,从屯堡的多元、屯堡人的风土人情、日常生活习俗等方面进行全面了解,并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观看和表达方式。

“感觉作者迷上了摄影的同时,也恋上了屯堡。作者对屯堡不仅一见钟情,也一往情深,她把具有600年历史的这片土地,打量成情人眼里的西施了。”著名文化学者顾久评价说,廖莉文所摄的屯堡,用女性的坚韧与细腻,呈现出多彩鲜活的场景:衣食住行、岁时年节、人生礼俗、民间俗信、戏剧娱乐……她用纪实摄影注视并留存了屯堡日益远去的背影,体现了时代变迁和新旧对比。

这是一种有着强烈时光穿越感的凝视:身着鲜艳传统屯堡衣饰的妇女,驾驶着一辆现代轿车;田野中正在打谷的中年夫妇旁,站着一对拍摄时髦婚纱照的青年;巨大的古石墙面上,一边是老窗棂中做家务的屯堡老妇人,另一边涂着“做钢架棚”的现代广告;身着传统地戏服装的标致少年,其背景是巨大古老的虎帐和一只“抢镜头”的公鸡……

贵州籍著名纪实摄影师杨延康说,《梦回明朝》是作者贴近屯堡人的事物及精神,用摄影人特有的观看之道记录时代发展,用影像新地形学的影纹彰显屯堡在这块土地上的景观,用田野调查纪实性的图式,人类学、社会学记录式的叙述,用独特的见解和深邃的洞见,诠释如今的屯堡。

艺术评论家的语言可能略显深奥,但是显而易见的是,只有古老与现代双重性奇妙共存的屯堡,才能激发出如此的艺术观照。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姜雨熙 周强 向莹 周璇 赵相康

编辑 肖阳

二审 贺韬

三审 赵宏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