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至13日,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团队的全力救治下,两名新冠肺炎确诊产妇分娩的危重新生儿成功获救。


(资料图)

事情还得从12月6日说起。当天一早,新生儿科接到紧急电话,得知一名新冠肺炎确诊产妇,妊娠35+2周,于当日凌晨2点在卫生院平产分娩,患儿出生有重度窒息,复苏后呼吸困难明显,当地医生现场行紧急插管后,闭环转入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下坝院区)。

其间,患儿呼吸困难没有缓解并有肺出血,需要高级生命支持治疗,请求转至贵医附院新生儿科进一步抢救。接到消息后,新生儿科召开紧急电话会议,快速组建“新生儿应急团队”,拟定闭环转运管理方案。

8名医护人员24小时轮班,对患儿进行积极救治和监护。

当日上午11点,患儿在医护人员陪同下转入综合ICU-C区负压病房。患儿为早产儿,体重2500g,入院时呼吸困难非常明显,积极给予机械通气,完善相关检查,发现患儿除考虑因重度窒息、胎粪吸入综合征导致的肺出血、呼吸衰竭外,还合并有严重感染以及循环系统不稳定、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记者了解到,在关键的72小时里,8名医护人员实行24小时轮班,对患儿进行积极救治和监护,新生儿科主任陈晓霞和副主任陈茂琼到病房进行指导和评估病情。

新生儿出生后第4天,患儿各项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且连续4天核酸检测和物表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转入NICU缓冲病室继续治疗。出生后第6天,患儿顺利脱离呼吸机,各项指标均好转,进入病情稳定阶段。

紧急转运新生儿抢救设备和新生儿多功能高级转运系统

在此期间,另一名危重新生儿的救治也在紧张进行中。12月9日晚10点左右,新生儿科接医务处紧急通知,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下坝院区)一名新冠确诊孕妇出现胎心减慢,胎动减少,考虑胎儿宫内窘迫,需紧急手术。为应对胎儿出生可能出现的风险,需新生儿科医生到现场参与急救。

陈晓霞立即安排杨萌婷主治医师和曾支援鄂州、上海、贵阳方舱医院开展过新冠肺炎病人救治的主管护师肖诗兰,带着新生儿抢救设备和新生儿多功能高级转运系统随救护车赶往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下坝院区)。

贵医附院新生儿科具备高水平的危重新生儿转运及救治能力

10日凌晨02:07分,患儿剖宫产娩出,体重2300g,新生儿科团队评估小儿呼吸困难,需持续机械通气支持,立即实施了高级生命支持。待其病情相对稳定后,利用新生儿多功能高级转运系统,将其转至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贵州医院新生儿科。

入院后,在积极延续救治的同时,急查各项指标,提示小儿除诊断新生儿轻度窒息、足月小样儿外,还存在宫内感染、多器官功能损伤。经呼吸支持、抗感染、纠正DIC、保护心肌等治疗,两天后,患儿顺利下呼吸机,生命体征平稳,且连续3天核酸检测阴性。

据了解,在这场生命接力战中,贵医附院新生儿科在院党委、行政的统一指挥下,与多学科通力合作,以高效的协作力和执行力,成功救治两名新冠肺炎确诊产妇诞下的危重新生儿,体现了新生儿科作为贵州省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具备有高水平的危重新生儿转运及救治能力,也体现了新生儿科团队在危急关头站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的责任担当。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高琴

编辑 王小婷

二审 杨韬

三审 闵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