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群众外出踏青增多,采食野菜、野果导致食物中毒的事件也逐渐增多,贵州省疾控中心根据贵州省近几年食物中毒监测结果发出有毒植物性食物中毒防控提示:

部分可食用野菜与有毒野生植物相似,极易造成误采误食而中毒,谨慎采食野果或种子,避免中毒,尤其是对常用的四季豆、土豆更要注意,土豆生芽最好别吃、四季豆一定要煮熟焖透。

省疾控中心专家整理出5种春季常见的我省有毒野菜及食用后果:

毒芹和水芹。

毒芹

毒芹、毒参是伞形科植物中与水芹菜外观非常相似的两种毒物,也是老百姓采食水芹菜中极易混淆的两种有毒植物,主要毒性为对神经系统的作用,中毒症状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或抑制作用,如毒芹中毒主要是兴奋延髓的呼吸和血管运动中枢,症状表现为强烈痉挛、恶心、血压上升、呼吸加快等兴奋作用,而毒参中毒以运动神经末梢和脊髓麻痹为主,症状表现为虚弱无力、行走困难、嗜睡、昏迷、麻痹等抑制作用。

钩吻

钩吻又名断肠草、水莽草、野葛、毒根、火把花、大炮叶、黄藤、胡蔓藤、大茶药等,全株有毒。当误服钩吻的根或叶时,一般在数分钟至两小时内发病。先出现口腔及咽喉灼痛、恶心、呕吐、腹胀痛,继而出现眩晕、眼睑下垂、吞咽困难、四肢麻木、无力、肌震颤、言语不清、烦躁不安、昏迷、抽搐等,可出现呼吸循环衰竭甚至死亡。

铁树果

铁树果为苏铁科植物苏铁的种子(非铁树果实,为其种子),铁树果中主要含苏铁苷,一般认为苏铁苷本身并无毒性或致癌性,需经肠道内细菌的β-糖苷酶水解,生成甲基氧化偶氮基甲醇(即苏铁甙元)后才会产生神经、呼吸道及消化道毒性症状,并且慢性中毒有致癌作用。食用铁树果后 0.5~2h发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可出现神经症状及中毒性心肌损害,心肌酶谱升高。

马桑果。

马桑果

马桑果为马桑科马桑属马桑的果实。果期为4~6月。马桑全株有毒,嫩叶及未成熟的果实毒性较大。果成球形,成熟的果实呈红色或紫黑色,略带微甜。由于儿童辨识能力较弱,容易与其他可食用果实(如桑葚)混淆而误采误食,是造成多起农村孩子中毒的一类野生植物。其有毒成分为马桑内酯、吐丁内酯和氢化马桑毒素,食用后30分钟至3小时出现恶心、呕吐、胸闷、头痛等症状,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呼吸停止或心搏骤停。

乌头

乌头属植物作为传统中药,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化瘀和温里散寒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关节炎和神经性疼痛等,乌头泡酒是我省许多民众都会使用并储存在家的外用酒,但也因此常造成百姓误饮误食而中毒。乌头碱是川乌、草乌、附子等乌头属植物中的主要有毒成分。乌头碱中毒主要影响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其次是消化系统,表现为口舌、颜面部和四肢麻木、头晕、出汗、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症状,口服纯乌头碱 0.2 mg 即可中毒,3~5 mg 可致死。

发芽的土豆不要吃。

省疾控专家同时提醒公众注意因储存和加工不当引发的植物类食物中毒也就是发芽土豆中毒和四季豆中毒:

土豆储存条件不良或储存时间过长时,容易发芽或部分变黑绿,这时土豆中龙葵素大量增加,加工处理不当食用后可导致中毒。土豆中毒后主要以急性胃肠炎表现为主,潜伏期为10分钟至10小时,多数为2至4小时,会出现咽喉部瘙痒和灼烧感,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症状。

四季豆要煮熟焖透。

四季豆做熟正常食用不会导致中毒,但若未将四季豆烧熟煮透便会发生中毒,中毒的病因可能与皂苷和红细胞凝集素有关。四季豆中毒的潜伏期短者为1小时,一般为2至4小时,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同时伴有头痛、头晕、出冷汗等神经系统症状。个别病例会出现四肢麻木、胃烧灼感、心慌和背痛等。病程一般为数小时或1至2天,愈后良好。

省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公众:不要采摘、买卖、进食不认识的野菜及野果;

不要饮用乌头等泡制的药酒,家中存放外用的有毒植物泡酒时应贴上标签标识,并与食品分开存放;

土豆应低温贮藏,避免阳光照射,防止生芽;对生芽过多或皮肉已青紫者,不能再食用;

食用四季豆时要将四季豆煮熟焖透,特别是集体用餐单位,用大锅加工时要注意翻炒均匀、烧熟煮透。

发生中毒后应立即催吐,并就近到医院救治,采取洗胃、导泻等对症治疗。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罗华

编辑 钟齐

编审 刘丹 刘钢

校检 曾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