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的‘兵支书’做事风风火火,有军人风范!”在清镇市红枫湖镇羊昌村,村民们口中的“兵支书”,是刚上任不久的村党支部书记胡仕彪。

胡仕彪(右)在部队时与战友合影

胡仕彪是一名退役军人,去年10月当选羊昌村党支部书记。

“他是我看着长大的,从小就能吃苦。”说话的是羊昌村上一任党支部书记汤贤荣,也正是这位“老支书”向组织推荐了胡仕彪。

2001年,从部队退役后,胡仕彪一直在外务工。为了多赚点钱养家,他去工地上做木工,“每天深夜才睡觉,早上5点就得开工,中午顶着太阳,汗像水一样淌。”

凭着能吃苦的个性和军营磨炼出的意志,他咬牙坚持了下来。“勇于吃苦,苦变甜。”慢慢地,踏实做事的胡仕彪得到客户的信任,他开始建团队、接工程,打拼出自己的一番事业。

成为羊昌村的致富能人后,胡仕彪还常常回到村里,帮乡亲们免费装修房子。

村里的事情,他也很热心——参加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帮忙调解村民矛盾……他总说,“我是党员,是退役军人,自然要带头”。后来,村委会还聘请他做民生监督员,督促政策落实。

“他是部队培养出来的人,党性修养过硬!”汤贤荣看好这个年轻人,把他纳入村干部后备力量进行培养。

经过多年历练,“埋头为大家做实事”的胡仕彪,得到羊昌村老百姓的认可,在村委换届选取中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胡仕彪带头清扫村庄垃圾

初上任,正是农村“五治”工作推进阶段。“滥办酒席不仅加重大家的经济负担,还影响邻里关系!”“把院子收拾干净,鸡鸭圈起养,自己住着也舒服嘛!”……胡仕彪带头和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宣传,“常常一天下来嗓子都说哑了”。

“滥办酒席的风气可算是刹住了。”“村子干净了,看着也舒心。”……说起“兵支书”胡仕彪,村民说得最多的是“敢说敢干”,为了老百姓不怕得罪人。

“村里种的葡萄卖不上好价钱!”——这是羊昌村人近年来的一大难题。因为种植的葡萄品种市场上太多,供大于求,1300多亩葡萄“有量无价”,村里一直谋划更换新品种。

胡仕彪上任后,接过“老支书”的担子,继续推进产业调整。

胡仕彪在基地察看葡萄长势

“精品葡萄经济价值高,但是投入也高。”村里准备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方式流转土地种植新品种,带动村民发展。

“每年有土地流转费,还能到基地上务工赚钱。”胡仕彪上门给村民算起了“经济账”,“一家一家地走,一户一户地动员”。目前,已流转出400亩土地。

“发展产业,基础设施还得跟上。”胡仕彪说村里申请到资金,要将3.5米宽的进村公路扩宽到7米,方便收购葡萄的大货车进出。

在产业发展上,胡仕彪还有新思路——种油茶。“我们羊昌村适合种油茶,山上就有很多野生油茶树。”他通过网络查询,订购了一批优质油茶苗做试验。“油茶能卖到80元一斤哩!”说起产业“试点”,他干劲十足:“要做出成效,做出示范,带动乡亲们一起干!”

“路拓宽了,产业兴旺了,乡亲们的日子才能越过越红火。”上任来,胡仕彪每天一睁眼就要开始忙活村里的事,晚上加班加点是常事。

这位能吃苦,敢于吃苦“兵支书”,只有一个念头:要勇于“担担子”,只有自己多吃点苦,老百姓的生活才能甜。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程星

栏目主办 天眼新闻采访中心

栏目协办 贵阳警备区政治工作处

编辑 韦一茜

编审 王璐瑶 李劼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