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4·23世界读书日又要到了,对我这所谓的读书人来说,总会想说点什么,每年都会有多多少少的话要说,也会有一些不同的感触。

随着社会发展,读书的概念扩大了,不那么狭隘了。有人把书分为有字书和无字书两种。有字书就不用说了,无字书可能是指“社会”和“生活”书吧?不管你生活在哪个社会,你天天看到的想到的感觉到的经历过的,也叫读书或叫读“活”的书,平常人们叫“阅历”。“阅”者,看也,也可说读也。过去说,你不认得字,就是没有读过书,但现在看来,有失偏颇。他一生的阅历,就是在读书,读的是无字书,是社会生活书,只能说他不认识字,不能说他没有读过书。现在有了电子书,又多出一种书来,按“字”的载体来分,共有三种书了,以后可能还会有所发展。不过现在所指的读书,可能还是多指传统的纸质书。

由于人们所处的环境不同,对读什么样的书多一些或少一些,各不相同。如像我这样退休后清闲的人们,可能读纸质书多一些,因为几乎我们这一代人,一辈子都是读纸书长大到工作成家的,习惯了。而类似我们的儿女们,工作压力山大,上有老下有小,天天忙得不亦乐乎,他们读的电子书可能比较多一些;虽也读“减压”的书,但更多是工作上需要的书,特别是用手机或电脑随时随地读起来方便。现在还有专门的电子书了,我见过,外形和纸质书一样,大小厚薄各种各样。他们也因工作需要,要读社会书。也有一部分退休老人,文化水平不高,没有什么学历,也有认得字不多的,但他们经历过解放前后两重天、改革开放前后的巨大变化,他们的阅历比后来者丰富多了,这是他们的优势,如果再能读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纸质书,定会益寿延年。

按书的内容来分,书的种类繁多,浩如烟海,文史哲、工具书、知识书、专业书、娱乐书、卡通书、游戏书等等,现在的青壮年人,文化水平都比较高,阅读能力都相当强,读书根本不成问题。现在我们每人每天都在读书,要么是纸质的,要么是电子的或社会的三种书,随时随地都在读书,也或者说处处留心皆学问,皆有书读,但不管读什么载体的书,都没有读纸质书更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虽然世界读书日只有一天,但读书应该渗透进我们的每一天中,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所以,让我们参与读书,分享读书!

文/李庚道

文字编辑/彭芳蓉

视觉/实习生 任梦娟

编审/李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