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带来春的声音。

此刻,坐在前往麻江县龙山镇复兴村的越野车里,窗外风声从耳边呼啸而过,或许是夜里刚下过一场春雨,风里裹着泥土清香和油菜花香,随风阵阵扑鼻。

在蜿蜒的山间平稳行进40分钟后,一座被青山环抱的村寨露出了全貌。整座村庄顺着复兴河绵延,河谷两岸成片的油菜花田依次铺展,这大抵就是春日里土地最美丽富足的样子。

复兴村里仫佬族人口占70%,少数民族风情浓郁。走进村里,首先被吸引注意力的是各家门上贴着的对联,蓝色、绿色、红色各自醒目。

“这不同颜色的对联背后有什么讲究吗?”我好奇的问。

“与当地的民俗和历史渊源有关,据传200多年前,金家祖先几兄弟分家时定下的规矩,以颜色作区别,老大贴红对联,老二、老三则贴蓝对联和绿对联。”随行的麻江县文物局局长聂凯华解答了我的疑问。

除了对联外,门上的兔子也引起了我的兴趣。聂凯华说,传说仫佬族认为他们的祖先是洁白的兔子,农历十月初,农事已毕,选择卯日过年,祭祀祖先,这也是仫佬族最隆重的节日——仫佬年。

边听边走,寨子里鸟鸣、犬吠、老牛耕作、小孩嬉戏等各种声音在耳畔交织,远处复兴河水流潺潺,抬头一片古木参天,树隙中透过缕缕阳光,散落一地斑斓。

霎时,一阵风起。整场风声此起彼落,好像身体里获得了一种新的听觉,点石成金一般,感觉整个心里都开始平静下来。跟着风吹打着节拍,那是春风打在樟树叶上的声音。

如果你在春日的村庄,在四下寂静时凝望过一棵树,足够长久地凝望一棵树,仿佛你也和它一并消融在这种春声中,成为声音的一部分。

熬过漫漫长冬的青山与树,在温暖的春日遇到这些茂密的樟树叶,任这场春风绕其左右,徜徉而自由。片片树叶随风而去,选择与这自由渗入土地之中。

同时渗入的还有我的浮躁,我的不安。伴随着风声温和的松动,开放静僻的一角,像大自然所赠予的余息,如获至宝。

我站在高处的台阶上,四周的春声逐渐围了过来,像是和我打着招呼,这一刻,感到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温切。这一种伴着春风的春声,不只属于眼下的复兴村,更属于春日村庄里不负春光的农人,属于归乡游子记忆深处的一方水土与人情。

停留在复兴村的上午悄然而逝,向着下一个目的地出发的路上,我不由感到一种满足,像是目送这场春声漫游结束,而我内心深知,它还将在那片土地上俘获大地知晓的春暖花开,无一可免。

>>>>>>>>>>

相关链接

行走传统村落㉘ 麻江县复兴村

文、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江南

海报设计/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相康

文字编辑/曹雯

视觉/实习生 任梦娟

编审/李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