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距不超500米,排队不超5分钟,北京居民新能源汽车充电不再“一桩难求”
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一直是横亘在消费者和新能源汽车之间的一大鸿沟,“充电焦虑”由此而来。不过近日,一项针对北京市居住区“充电难”的试点方案正式出炉。
【资料图】
6月2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印发关于《北京市居住区新能源汽车充电"统建统服"试点工作方案》(下称《方案》)的通知,明确要利用两年时间,打造一批“统一选址原则、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服务标准”的“统建统服”充电服务试点,为居住区新能源汽车用户提供“三个5”(找桩距离不大于500米、服务费不高于0.5元、排队时间不长于5分钟)的用户体验。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表示,将聚焦“有车无停车位、无私人充电桩”的新能源汽车用户充电需求,提升公共充电服务水平,保障新能源汽车基本充电需求。
“找桩不超过500米”将在居住区推广
居民区是私人乘用车往返最为频繁的区域,加快居民区充电设施建设,既是民生问题,也是新能源汽车普及的关键一环。
近年来,安徽、山东、湖南、浙江均推出过类似政策。如2021年8月,温州市首个居住区电动汽车充电桩“统建统营”试点建成投用,开创了居住区充电桩“共享”新模式。
而此次北京市《方案》的公布,是北京着力解决新能源汽车用户“充电难”迈出的重要一步。《方案》明确了两个阶段的目标:探索阶段(2023年5月—2023年8月),在全市范围内新建或改扩建不少于15个"统建统服"充电服务试点;推广阶段(2023年9月—2024年5月),根据试点经验,在全市居住区推广“统建统服”充电服务模式。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表示,将坚持“需求导向,就近服务”原则,以满足居住区新能源汽车用户就近充电诉求为导向。事实上,“找桩距离不大于500米、排队时间不长于5分钟”如今已在北京部分居民区实现。
6月8日,《华夏时报》记者来到北京市丰台区两处居民区附近的充电站,两处充电站均提供6个停车位及充电桩,但服务费要0.8元。停车位上配有地锁,张贴的告示写道:“燃油车不得占用充电专用泊位。充电完成后,请及时挪走车辆,不要延时占位。”但即便如此,现场仍然有“占位”情况——一辆是燃油车,还有两辆是“只停不充”的电动车。仅有三辆车正在充电,其余车位和充电桩处于空闲状态。
不过,到了充电高峰期,并能不保证该充电站可以满足需求。在停车资源紧张的地段,充电车位更容易单纯变为电动车的停车车位。该充电站的工作人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高峰时期如果出现不够用的情况,可以“在聊天群里反映,工作人员会让占位车辆开走”。至于为什么不再多建更多充电桩,该人员表示:“物业不允许”。
“充电焦虑”仍是阻碍新能源汽车普及的关键
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如火如荼。据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新能源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欧阳明高预测:“2023年的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达到约1000万辆;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预计会达到1亿辆。”
不过,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在今年5月表示:“充电设施不足的问题仍是影响新能源汽车使用的一大制约瓶颈。”
居住在湖南的贾女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相比加油,电动车更经济实惠。但电动车充电没有燃油车方便快捷,在充电桩普及前不考虑购买电动车。”
而居住在江西的黄女士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如果家里有一台油车,在充电方便的条件下,第二辆车可以选择电动车。现阶段还是开油车更方便。”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显示,截止今年4月份,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公共+私人)保有量为609.2万台。2023年1—4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88.2万台,新能源汽车销量 222.2 万辆,桩车增量比为1:2.5。
这一增量比看似充电桩可以满足车辆增长,但事实上,在88.2万台充电桩中,私人充电桩占比为65.5万台,公共充电桩则为22.7万台。此外,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区域较为集中,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北京、湖北、山东、安徽、福建、河南TOP 10地区建设的公共充电桩占比达71.4%。
这样来看,要想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能源汽车发展,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否保障到位仍是问题。而此次北京围绕居民区充电提出的这一《方案》,则是“因地制宜”“补短板”的积极举措。通过试点形成可推广的技术方案和管理模式,对提升公共充电服务水平将有所助益。
政企合力推进充电桩建设
据了解,此次北京市“统建统服”试点项目,鼓励由具有服务能力和发展创新优势的试点项目服务商作为承担方,承诺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试点项目建设,达到试点建设与运营服务要求。
这其中新能源汽车充电网运营商无疑将充当重要角色。国内头部的充电运营商特来电方面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之前国内一些省市推出过‘统建统管’项目,对居住区充电桩进行规划建设,很多均以试点的方式呈现。北京此次《方案》的推出,也是北京市政府聚焦居民小区充电难问题给出的解决措施。即在居民区充电缺口较大的区域,统一提供充电服务,满足用户的充电需求。”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北京市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为11.4万台,在国内各省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中排名第5。但早在2021年底,北京市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已经超过50万辆,并计划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累计保有量达到200万辆。
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对充电设施提出更高的要求。此次《方案》提到,将坚持“市场驱动,政府引导”的原则,政企双方合力构建高效、合作、共赢的居住区公共充电服务网络。据悉,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会同市财政局研究制定“统建统服”试点充电场站的奖励标准,加大对优质试点项目服务商的奖励力度。
充电运营商方面也对此态度积极。特来电母公司特锐德此前在互动平台表示:“面对新能源车C端市场的爆发,顺应国家政策引导,特来电正积极布局居民小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各地城市公司也与地产开发商、物业公司及社区街道办居委会积极开展业务合作。”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统建统服’的方式对北京老旧小区充分挖掘充电桩潜力、提升充电服务能力、改善居民充电条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会进一步减少充电焦虑,提升北京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水平,同时改变充电桩的运营特征,有利于充电桩产业更全面的发展。”
责任编辑:李延安 主编:于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