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房山区燕山文联摄影协会鸟类摄影爱好者在燕房郊野公园发现,公园迎来了“新游客”,它们时而在戏水、觅食,时而翱翔天际。它就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
黑鹳属世界濒危珍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也是重要的环境指示性动物,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为濒危物种,全球范围内仅存2000余只,因数量稀少,被誉为“鸟中大熊猫”。
黑鹳性孤独,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在水边浅水处或沼泽地上,机警而胆小,听觉、视觉均很发达,对栖息环境十分挑剔,觅食水域环境安全性要求极高,水体食物必须丰富,水质要清澈。
近年来,燕山地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地区绿色宜居建设取得了新进展,绿色生态不断扩大,生态休闲空间品质不断提升,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城市公园体系不断完善,燕房郊野公园建设历时15个月,对浅山风貌和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在充分保留自然生态原貌前提下,大幅拓展绿色生态空间、改善地区生态环境,形成一个亲近自然、融入郊野的森林休闲环境,满足周边居民生态、休闲、健身等方面的生活需要,将燕山地区打造成生态优良宜居宜养的健康养老示范区。
燕山地区坚持打好碧水保卫战,“水青”的城市特色更加突出。全面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不断强化监测严执法,加强对地表水水质情况的掌控,对河流的出境考核断面、重点出水口、重点汇入点处设置监测点27个,按月进行监测,分析监测数据,排查河流污染源,及时发现、制止和查处各类污染河道水质、破坏水环境等违法行为,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2022年地区河流出境断面均无超标情况,全部河流达到IV类以上水体标准。(白水寺河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水体标准)。
黑鹳的频频出现,也充分说明燕山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有能力为更多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叶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