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田兆玉

北京,全球首个“双奥之城”。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一起向未来”,两个奥运周期的接续奋斗,见证着“双奥之城”的成长。在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上,中国致公党北京市委员会集体提交了关于建设“双奥之城”,高质量打造首都特色体育赛事活动的提案。建议通过举办体育赛事、打造首都特色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体系、完善首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育赛事体系,让奥运遗产服务首都发展。

提案中说,目前北京存在奥运遗产转化方式有限、赛事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消费场景研究与实践缺乏,奥运办赛经验传承有限,产业发展活力缺乏等问题。

中国致公党北京市委员会建议,通过梳理奥运物质遗产及精神遗产的资源库,将场馆、科技、人才、研究成果、基础设施、文化品牌活动等遗产资源转化为更直观的资源清单,在首都乃至全国的体育赛事中进行积极推介。增加体育赛事数量,提升场馆使用效率,从单一的竞技赛事,向赛事+娱乐休闲的方式转变,打造好冬奥场馆的“体育赛事+文化+休闲+娱乐”的消费场景。

将奥运办赛经验转化为首都体育赛事经验,让奥运人才继续服务于首都乃至全国的大型赛事和全民健身活动。推动奥运科技成果转化,特别是5G转播技术以及数据服务全民健身体育赛事的市场开发与利用。

围绕首都文化政治中心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功能,引入国际大型单项体育赛事,将产业融合、推动体育消费作为重点目标,发挥奥运场馆、办赛经验、奥运科技等奥运遗产的作用,营造体育赛事节庆体验场景。

建立从社区(村)到街道乡镇、区、全市完整的全民健身联赛体系,形成首都全民健身赛事品牌。营造体育赛事消费场景,探索多产业融合新模式。发挥北京市生态涵养区优势,规划徒步、马拉松、自行车、飞盘等形式的户外休闲运动以及新兴运动供给,建立体育赛事+自然生态的融合发展模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