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两会在即,“双减”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澎湃新闻从民进中央获悉,今年民进中央拟向全国政协提交的大会提案共46件,其中教育领域的11件中2件涉及“双减”。这2件提案的主要聚焦于,“双减”背景下,如何合理减轻教师负担并提供有效激励与保障,以及中小学课后服务如何提质增效。
民进中央在《关于“双减”背景下合理减轻教师负担并提供有效激励与保障的提案》中指出,2021年“双减”政策全面实施,并取得积极成效。但在政策推进过程中,出现了教师负担加重的问题,不少一线教师在岗时间达10-11个小时以上,较“双减”政策前明显延长;“双减”政策实施后,教师工作责任大、节奏快、任务重,教师普遍反映精神压力较大;繁重的工作负担使得教师开展教科研等活动的时间被大幅压缩,专业发展受到较大影响;教师专业发展和工作生活均面临很大压力,工作与家庭难以兼顾。
另一方面,作为“双减”政策实施主体的教师,一直未有相关的激励与保障政策出台。有一些地区也未严格执行“双减”政策中对教师权益的保护规定。
为此,上述提案建议:建立教师编制动态统筹机制,盘活编内外教师资源,加强优质师资供给,并通过促进教师交流轮岗,解决师资配置不均衡问题。探索实施弹性上下班和补充休息制度,合理减轻教师工作负担,以及时掌握教师心理状况并做好心理疏导和减压工作。综合运用经济和管理措施,为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为教师提供有效激励与保障。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开展常态化交流学习,引导和鼓励教师开展自主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此外,上述提案建议,充分利用社会优质资源,扩大课后服务供给。
对于做好课后服务,民进中央在《关于“双减”政策背景下中小学课后服务提质增效的提案》给出了更多更具体的建议。
该提案还指出,当前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课后服务内容形式单一,以看管学生做作业为主,难以满足学生对音乐、体育和创新类等课程的需求;课后服务经费来源单一,有的地方财政无法对课后服务经费予以支持;课后服务工作未纳入政府层面的常规化监督评估体系,缺乏完备的质量监测标准,课后服务工作效果的评价标准不一。
对此,该提案建议,充分发挥学校在课后服务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学校师资不足的可聘任具备资质、热心奉献的志愿者参与,也可考虑联合科协、团委、妇联、关工委等组织,参与和支持学校开展课后服务,丰富课后服务内容。争取建立合理的学校课后服务成本分担机制,制定合理的课后服务收费标准,强化课后服务资金保障。构建政府、学校、家庭一体化的评价体系,将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与课后服务有机结合。同时,推广典型经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