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京11月22日消息(记者郑楚豫)“住得好”是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关键部分。近年来江苏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助力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11月22日,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召开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新闻发布会。记者在会上了解到,2022年江苏省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405个,目前全省实际新开工1578个,惠及居民56.2万户,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2%和120%。


(资料图片)

“改造过的老旧小区,过去普遍存在的基础设施老化、居住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公共服务配套短缺的问题得到了缓解,居民幸福指数明显提升。”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范信芳在会上表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不仅符合人民群众改善居住条件的迫切愿望,也是推动惠民生扩内需、推进城市更新和开发建设方式转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提高居民参与度 建立老旧小区改造省级专家库

为了让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更具科学性,江苏健全老旧小区改造省级专家库,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联系点制度,邀请有关单位、专家学者、基层代表、先进地市开展专题培训和经验交流。同时,江苏还广泛开展设计师、规划师、工程师进小区活动,引导居民参与改造方案制定、施工、监督和后续管理等全过程。

在泰州靖江市,“共同缔造工坊”和“群众工作队”的成立充分吸收了居民的改造意愿和参与度,区域内23个小区居民参与改造达100%,出资改造达90%。常州市永红街道8750户居民参与改造,支持改造达99.6%。江苏将居民改造意愿和参与度作为重要前提和依据,优先改造群众支持度高、居民参与程度高的小区。

江苏13个地市因地制宜 打破传统“小区”概念

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江苏各地市将难以产生收益的老旧小区改造与城市更新、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等统筹规划。

跳出小区改造小区,实施以社区、片区、街区为单元的组团式改造,这是江苏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的创新经验。

改造后的南京小西湖历史文化街区(央广网发 刘剑忠 摄)

“为了让小区环境更宜居,前些年,我们也曾多次进行改造。由于改造的项目较为分散,基本上是单个小区‘单打独斗’,除了硬件改造有不到位之处,还存在软件配套滞后问题。”盐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史勇生告诉记者,近年来盐城市打破传统“小区”概念,以社区为基本实施单元,将位置相邻、邻里相望、文化相连、生活相关的临近老旧小区划分为一个片区,统一规划、统一施工,进行成片改造。

目前,江苏全省有21个项目入选省级以上联系示范点,其中南京、无锡、常州、徐州等市8个项目入选全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联系示范点,南京、苏州、常州等市做法累计5次被列入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在全国推广。

解决好“停车难”和“电梯加装”等民生事

要让居民“住得好”,解决“停车难”“缺电梯”等细节处的民生事显得格外重要。在创新缓解停车难问题方面,徐州、淮安等市通过挖潜小区内部及周边资源,全面整理既有边角地、零星地和碎片地,多措并举增设停车位和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1月到10月江苏全省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新增或改造车位3万多个,增设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位)近5万个。

在推动加装电梯方面,江苏发布了《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通用图则》,明确技术措施、规范电梯加装,推动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加快电梯加装。目前,全省13个设区市均探索出了一条较为符合实际的“业主自愿、政府引导、多方支持”的工作路径,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愿加尽加、能装快装。

2023年,江苏省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504个,将统筹谋划近期和远期目标,用好老旧小区改造这个“小切口”,推动各地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努力实现“早启动、早开工、早见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