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22日举办的金融街发展论坛年会上,北京燕京啤酒党委书记、董事长耿超向与会嘉宾介绍了燕京啤酒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践。
耿超认为,“卓越管理体系”是燕京发展的新优势,要把它打造成燕京的核心竞争力,也要作为燕京与其他啤酒生产企业相区隔的标志。
耿超在今天的发言中表示,对中国啤酒行业来说,未来的不确定性比较多,但是有几个趋势是确定的——
(资料图片)
第一是存量竞争。啤酒行业整体规模已经不再是“以量取胜”的发展状态了,行业预计“十四五”期间量的增长可能只有12%,所以,结构的变化、质量的提升是“十四五”“十五五”的重点。
第二是消费升级。就是产品结构的多样化,消费升级,产品结构多样化、场景化,消费的多元化、高端化,这种趋势是“十四五”的基本态势。
第三是消费群体年轻化。喝啤酒的群体越来越年轻化,履历越丰富、越对啤酒好像不太感冒,所以说啤酒的年轻化的特点越来越突出,特别是Z世代成为啤酒消费的主力军。
第四是原料被动。不管是燕京还是其他头部企业,原料基本90%靠进口,大麦、酒花基本都靠进口。数量、价格,包括供应的及时有效性都受到一定制约,特别是在当前这种环境下。
第五是线上线下融合。最近三年把线上线下的融合大大加速了,现在线下消费场景不支撑、线上渠道比较热,加快了线上的进程。
第六是数智化。啤酒的生产,包括物流供应链、终端营销、消费者触达都存在数智化转型的问题,更精准地触达消费者。
耿超说,对于燕京啤酒来说,主业集中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现在做的就是从“高集中度”向“高质量”转变,在产品、品牌、市场上聚焦发力,坚持走做强走专业化的路子,这是燕京一个朴素的经营理念,也是在疫情下应对不利因素、逆势增长的一个关键。
耿超指出, 这么多年燕京在生产端总结了一整套系统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这就是“卓越管理体系”,“卓越管理体系”是由最佳实践、管理,包括质量、维护等八大支柱体系构成,它是对生产的系统性重构、革命性重构,应该说在生产端实现了一个系统性的重大突破。
简单一瓶啤酒从投料到拿到消费者手中的产品,整个的标准或者关键节点,在生产端的糖化、发酵、酿造整个控制节点是大概7000多个,从结果没法推出哪个环节出问题,如果有问题的产品没法推导出到底是7000多项的哪一项出问题,只能对7000项标准严格地把控,“只问过程,结果天成”的心态才能做出燕京的PP精品(瓶瓶精品)。应该说“卓越管理体系”是燕京发展的新优势,要把它打造成燕京的核心竞争力,也要作为燕京与其他啤酒生产企业相区隔的标志。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慎良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