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时节,走进黔东南州镇远县报京乡报京大寨,粽香、酒香令人陶醉。在鼓楼旁的报京小米酒加工作坊内,驻村第一书记张武和驻村工作队员、村干部一起正忙着酿酒、包装、接收订单。

村民在包装报京小米酒


(资料图)

近年来,报京乡坚持党建引导,依托贵州民族大学帮扶资源和人才智慧力量,将生态资源与苗族、侗族民族文化统筹起来,以小米产业为基,以乡村旅游为主,以酿酒产业为链,通过以酒带产、以酒兴旅、以酒聚力的方式,实现了产业兴、文化兴、旅游兴的融合发展新格局。

以酒带产,小米种植让群众腰包鼓起来

报京群众自古有酿酒的传统,每年清明、端午、秋收时节,家家户户都会把最好的大米、小米、高粱等拿来酿酒,加上优良的水质,酿出来的酒香甜可口,深受人们喜爱。

“报京群众个个都是酿酒能手,以往都是自给自足,很少流入市场。近几年酿酒产业逐步兴起,扩大了小米、大米等酿酒原材料需求,带动了种植业。”贵州民族大学派驻报京乡报京村驻村第一书记张武介绍说。

小米酒带动了小米种植业

报京乡贵洒村村民李雪芳,就是依托酿酒带动小米产业的典型代表。

2016年,李雪芳返乡创业,看中了当地群众喜爱小米酒这一商机:一方面,收购群众手中的小米,开始研究酿酒;另一方面,自己种植小米80余亩,发动群众种植小米300余亩,以满足酿酒原材料需要。

“精选小米、去壳、淘洗、滤干、蒸熟……每一道酿造程序都由自己亲自把关。”李雪芳说,虽然从小到大都跟随母亲酿酒,但自己创业了,每一道工序都要记录下来,不断总结经验提升品质。

此外,她还成功研制了果酒,成了镇远古城大小酒吧的供应商。如今,她已建立了自己的小米酒加工坊,年产小米酒、果酒超过8000公斤,年销售收入达50万余元。

这只是报京乡以酒带产的一个缩影。2023年,在人员更集中、民族文化氛围更浓、旅游基础条件更好的报京村也建立了报京小米酒加工作坊。今年5月投产,一个月就酿酒1000公斤,售出500余公斤,收益达5万元。目前,带动了全乡小米产业800亩,高粱100亩,优质大米种植3000亩。

以酒兴旅,民俗文化让乡村旅游火起来

报京侗寨是以侗族文化为主的传统村落,其传统的民族服饰、民俗活动吸引了中外游客前往探索观赏,特别是每年的“三月三”情人节,当数当地最隆重的节日活动之一,并深受游客青睐。2014年,“报京三月三”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寨门美酒迎宾朋,长桌宴酒敬宾朋,芦笙舞酒邀宾朋,酒至三巡,主兴客欢回味浓。”张武说,在报京村,哪里有活动,哪里就离不开酒,客人离开报京时也常常带上小米酒。

2016年,贵州民族大学定点帮扶镇远金堡镇、报京乡十个行政村,在经过长期调研和反复研讨之后,拟定了报京乡长远发展规划,将依托民族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主要发展路径,深入推广实施。

报京刺绣

“我们刺绣坊经常有游客前来参观,学习和体验刺绣技艺,购买我们的刺绣产品,今年上半年,我们完成刺绣作品600余件,售出500余件,收益达26余万元。”报京刺绣坊负责人邰木香说。

“报京‘三月三’真是民俗文化的瑰宝,不愧是国家非遗。”来自广东的游客李先生称赞道。

如今,报京乡已建立了侗族刺绣工艺作坊、民族文化展览馆、侗族元素民宿、民俗美食农家乐、小米酒加工坊等特色产业,既传承了民族文化、民族刺绣技艺,又实现了“以酒兴旅、以旅兴业”的发展新格局,打通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土特产品产销壁垒,带动了群众增收。据了解,今年“三月三”文化节,共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带动收益达300万余元。

以酒聚力,团结互助让乡村靓起来

“我们稿荣组的民族团结食堂建成之后,场地、设备都有了,以后办事情就方便多了。而且明确规定所有人办酒每次不得超过20桌,送礼一般亲友和寨邻不得超过200元等,抵制了大操大办的陋习。”报京乡报友村党员万开银说。

为推进和美城乡“四大行动”,加快构建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尚,倡导绿色低碳生活,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报京乡得到上级民宗、财政部门大力支持,争取到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建设民族团结食堂示范点2个,用于举办红白喜事和文化活动。

“我们以前在家里办事情,地方很窄、客人又多,都转不过身来。现在有了这个合约食堂,办事情不仅地方宽敞,吃完饭大家还可以一起踩芦笙,这个食堂办得好!”报京村五组的群众刘金保竖起大拇指为食堂点赞。

村民召开院坝会

为破除陈规陋习,维护民族团结食堂使用,通过“院坝协商”讨论了《报京村“民族团结食堂”管理制度》,构建“约建设、约内容、约标准、约使用、约管理、约责任”六约体系,教育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铺张浪费、滥办酒席、人情攀比等不良风气,倡导绿色低碳生活,辐射带动全乡形成良好的社会新风尚。

以前除了婚丧嫁娶之外,还有乔迁、订婚、再婚、满月、生日、升学、谢师、祝寿、立碑、店铺开业等事宜。如今,创建了民族团结食堂,全面引导群众节约办酒,让群众从“吃不完的酒、送不完的礼”中解脱出来。

茶余饭后,村民们在风雨桥旁吹芦笙,跳芦舞,歌舞声、欢笑声回荡在村庄里。

通讯员 李安生 李帮容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远柏 熊江睿

编辑 韦依

二审 刘娟

三审 庞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