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遵义市习水县桃林镇各村寨,感受村庄的过去与现在、变化与生长。


(资料图)

——【题记】

在桃林镇蹲点采访之前,就从习水县挂职的一名副县长那里听闻,桃林镇的党委班子,有思路、有想法,他们的乡村振兴搞得好。

百闻不如一见。

车转山而上,在绵延微绿的群山之中,一小块平地出现了,那里就是桃林镇镇政府。像一处民房,在镇子的巷子左拐右拐后面,镇政府并不显眼。3月的镇政府周边,树木枝丫尚且稀疏,藏蓝的天,低得云要落下来,阳光直直地射下来,简陋的办公室里,工作人员一派忙碌。

桃林镇镇政府

桃林,原称放牛坪,是黔北东南边陲要镇。土地破碎,山路陡峭,也是个典型的农业乡镇。当地村民过去经济收入主要靠饲养生猪、羊、牛、家禽等。

过去,在桃林发展产业,阻力不仅来自地理位置偏僻、土地破碎导致的资源匮乏,阻力还来自人们的思想观念。

如今当地年轻的基层干部用实干情怀,改变了这里的干群关系和祖祖辈辈的生活方式。

3月22日,大中午,镇里的干部们,还在一村接着一村走访。他们将每天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后,再挨村到现场解决各类问题,是他们日常工作后的例行任务,“利用中午时间或傍晚时间下村,村民在家中才能和大家进行深入交流”。

桃林风光图

当地老百姓介绍,这些镇里的干部,作风好,是真正为老百姓考虑的,从不怠慢群众,都是第一时间接收、处理群众诉求;也不糊弄群众,也不剥夺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还有一些村民评价,“这些年轻干部,都是实干派,感觉没有私心,和他们没有也隔阂,他们喊干什么产业就相信他们,双方有绝对的信任”。

深夜,在桃林镇龙凤村,35岁的党支部书记夏雄还在直播间向消费者推销当地的土腊肉。5年前,他还在江苏从事工程类工作。从乡村挤入城市10年后,夏雄在镇里3次电话邀约下,最终选择重回乡村。他直播卖的腊肉,就是出自盘活村里的闲置资产——龙凤村腊肉加工厂生产的本土产品。

而在天隆村400亩脆红李基地上,90后村干部丁丽娜顶着烈日骑着电动车和工人在一起忙碌。在兴隆村,党支部书记陆勇不仅鼓动村民大力种植“红粱”增收,还将集体经济——麻羊加工厂做得风生水起。

村民签约新一年红粱种植合同现场

在蹲点采访期间,从镇里到村里,发现基层干部都很年轻化,谈及如何搞经济,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好,他们的思路也很清晰,年轻得蓬勃朝气,正在让农村焕发新的活力。

窥斑见豹。

曾经一段时间,习水很多村寨都是靠天吃饭,无产业无门路,年轻人只好外出打工。有的地方,村民即便靠外出打工赚了钱,把房子修得不错,但由于没产业,留不住年轻人,村里仍是妇女和老人多,久而久之,村子也逐渐变得“空心”。

而今天,像桃林镇,当地以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为抓手,因地制宜做强“一村一业一品”,高质量发展迈开新局。村子产业的发展,已陆续吸引了大学生回乡,有了人才回归,产业就更加兴旺。这样的相互促进,不仅让农民告别贫困,也为农村积蓄发展动力。

像兴隆村,曾是一个深度贫困村。没有产业,村民只好外出打工,很多年,村里很难看到年轻人。这几年,村里种植红粱助力增收,建起了麻羊加工厂,再加上农旅融合,吸引川渝地区游客前去避暑,激活了整个山村,村民感慨烟火气浓了,人气旺了。

乡村振兴,基层干部得有土地情怀。在采访中发现,基层干部中80后、90初占多数,他们大多出生在农村,或者是“城乡接合部”,那么这样一个群体有什么影响呢?有一些影响,就是他们对家乡、对土地有一个更真诚、更真挚的感触。他们回乡,是带着更为忠诚与责任、感情与追求努力去想要去做一点什么,去为之拼搏和奋斗。

乡村振兴,基层干部敢想、敢做、敢担当是关键。首先要让他们能有干头。这需要给予他们放心大胆干的平台,在真正为老百姓谋福利的事情上,能有容错机制。而不是当面对很多机遇时,在一系列条条框框下畏手畏脚,受限于“字面精神”。

其次要让基层干部有盼头。基层工作环境艰苦,业务繁多。有道是“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群众的获得感满意感是检验基层干部敢做事的“度量尺”。只有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然,不管是情怀还是盼头,都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政策落实,让基层干部在农村大有可为。比如,从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待遇保障、打通晋升通道等多方面,吸引优秀年轻干部、专业人才流向农村、扎根农村、发展农村。

桃林自然风光图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因素,让基层干部在广袤乡村找到广阔舞台,激发他们的敢想、敢做、敢担当责任和情怀,广袤田野一定会更有希望,更加生机勃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何永利

编辑 韦依

二审 刘娟

三审 刘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