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开启。


(资料图片)

来自贵州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天眼FAST总工程师姜鹏,走上“代表通道”,畅所欲言,向外界讲述了中国天眼FAST背后的精彩故事。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天眼FAST总工程师姜鹏

坐落于贵州省平塘县的中国天眼FAST,通过采用全新的设计理念,是当今世界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可以在无线电波段搜索来自百亿光年之外的微弱信号。

姜鹏走上“代表通道”,引来众多媒体关注。人民日报记者向姜鹏提问时说:“您一毕业就投身到中国天眼FAST的工程研制中,作为中国天眼FAST建设的亲历者,其中一定有很多酸甜苦辣,能否请您给我们讲一讲。”

面对记者的提问,姜鹏一言一语,娓娓道来。现场媒体记者认真倾听,不时拿起设备记录精彩瞬间。

“中国天眼全称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是‘人民科学家’南仁东先生提出并推动建设的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姜鹏说。

中国天眼。贵州图片库供图

回忆起14年前的场景,姜鹏说,2009年初次见到中国天眼FAST概念的时,那是自己博士毕业的前夕,正处在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一则招聘信息让他瞬间有了努力的方向。

“这台望远镜几乎满足了我对一个传奇工程所有期待和设想,巨大的工程体量、超高的精度要求、极其特殊的工作方式,构成了工业领域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姜鹏说。

姜鹏毫不犹豫投了简历,并顺利成为团队中的一员,从此一头扎进贵州的大山深处,开启了与之相伴的14年人生。

回答记者提问时,姜鹏还分享了中国天眼FAST经历的一场灾难性技术风险:“2010年,中国天眼FAST经历了一场灾难性的技术风险,就是索网疲劳问题。”

为了解决风险,姜鹏和团队几乎针对所有的关键性制索工艺进行改进,前前后后失败了近百次,经常在全国各地昼夜不停地进行各种实验和测试。

“经历两年,终于研制出了一个适用于FAST的成品钢索结构。”姜鹏说。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开启

一字一句,姜鹏显得坚定又骄傲。

“我很骄傲,和我的伙伴们一起经历了这样一个梦幻之旅,因为在我们的意识里,这是一个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过程。”姜鹏说,这其中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去体验。

截至目前,中国天眼FAST发现的脉冲星数量已经超过740颗,是同一时期国际上所有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总数的三倍以上,产生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的科学成果。

“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在团队的努力下,我们终于把这个看似天马行空的设想落地为国之重器。”姜鹏说。

“代表通道”最后,姜鹏用一句话表达了对中国天眼FAST精神的感受:“我们目光之所及是星辰大海,但我们走过的每一步路都是脚踏实地。”

听完姜鹏讲述的故事,记者掌声不断,关于他的稿件也不断刊发。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法

视频 黄国平 龙本枝

编辑 徐然 张婷 李贝多

二审 吴一凡

三审 田旻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