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在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的多媒体教室,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同学们围坐成圆形,全神贯注地听着一场党的二十大精神“双语”宣讲。
这场“双语”宣讲不是汉语和民族语言的“双语”宣讲,而是汉语和英语的“1+1”“双语”宣讲。
宣讲现场,思政老师和英语老师你一段、我一段,时不时加入与学生的互动,课堂现场氛围鲜活、有趣——
(资料图)
“不知道大家过去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叫‘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
“听过,但那是过去的事儿。”
“在今年的世界杯,70%的周边商品都来自‘义乌制造’,现在我们完全可以自信而又自豪地说‘中国的月亮更圆’!”
“这些转变,都来自于这十年来我们伟大祖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非凡成就和伟大变革,全世界都感受到了新时代中国的自信、包容、开放。”
............
“中国式现代化”是怎样的“现代化”?
怎样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
宣讲课上,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赵文静紧跟时代热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结合身边的产业发展、生活幸福、非凡成就等精彩故事,给学生讲解、帮助学生认识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本质要求与鲜明特色。
随后,外国语学院教师李茹抓住关键,用英语进行了二次宣讲,为同学们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蕴含的核心要义:“We must regar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our primary productive force,talent as our primary resource,and innovation as our primary driver of growth.(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在老师们的引导下,同学们对“中国式现代化”展开了火热讨论,踊跃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比如慕课、网课、线上培训,这些都可以让身处在西部地区的我们享受到更好的优质教学资源,这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我们是不是可以把‘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理解为——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
“The times are calling us.(时代在呼唤我们)”
英语专业作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学校高度重视英语专业内涵建设,如何在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西部地区开展好英语教学,是学校德育改革和创新的主攻方向。
“学校的英语专业有一门课程叫‘理解中国’。我们一直在思考怎么样才能上好这门课,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而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就是最好的契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研究生工作部部长、英语教师李茹告诉记者。
此次宣讲课作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省级精品课程,由外国语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打造,采取“汉语+英语”的方式跨学院、跨专业、跨语言开展宣讲,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带入双语课堂,持续将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等融入教学,创新“英语+思政”教学方式。
一个思想的火花,擦出一段“双语”宣讲的佳话。课后,同学们对两位老师的“双语”宣讲纷纷点赞:“以前都是跟着课本学习英语,从来没想过还可以用英语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个宣讲好棒!我以后当了老师,也要用英文教学生学习领悟党的伟大精神。”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发挥师范教育特色,将思政教育与英语课程有机结合,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英语专业内涵建设,打造常态化“双语”宣讲,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思想境界,厚植爱国情怀,培养英语师范综合素质人才。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镜民
编辑 刘娟
二审 杨韬
三审 闵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