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听俺爹说,他那时候去黄河里随便抡一网,那黄河刀鱼就收入囊中了,总是听他说黄河刀鱼多么鲜美,可是咱没吃到过啊。”说这话的,是山东省利津县陈庄镇付窝村党支部书记赵宗禹。

利津地处黄河入海口,赵宗禹是一名捕鱼爱好者,因为生在黄河边,从小跟着父辈学到了一身打鱼的本领。和其他的渔家子弟一样,他学会了观潮、品鱼、玩船,但却一直有个遗憾,就是年轻的时候一直没打到过父亲嘴里的黄河刀鱼。

据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敬东介绍,20世纪80年代,在黄河流域生活的鱼类多达191种。然而,由于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原因,2007年以来,黄河流域干流及主要支流的鱼类多样性衰退明显,可以采集到的土著鱼类仅剩78种,和之前的物种数量相比减少了60%,黄河流域“生态保卫战”迫在眉睫。为养护黄河水生生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自2018年起,国家实施黄河禁渔制度。

东营市海洋渔业局工作人员王飞介绍:“禁渔期实行以前,这里是另外一番景象。宽阔的水面上,村民们用竹竿立起围网,下面放上地笼,把河面分割得支离破碎。禁渔期实施后这几年,很多年不见的淡水虾现在有了,以前只听过的黄河刀鱼咱也见到了,黄河鲤鱼、鲫鱼和甲鱼的数量更是大幅增加。”

赵宗禹所在的陈庄镇,2018年以来将水域保护工作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行河长制,加强禁渔宣传,配合海洋渔业、黄河河务部门执法人员联合巡查,强化长效管护,确保黄河禁渔期制度在陈庄段顺利实施。

镇党委书记赵宝光深有感触:“几年坚持下来,生态成效显现,黄河水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鱼类资源明显恢复,鱼产量和渔获物产量明显提高,滩区村民的捕捞收入也有所增长。众多村民也逐渐转变思想,从开始的不理解,到现在的主动要求‘我要禁渔’,保护渔业资源环境的意识逐步深入人心,老渔民一个个都变成了‘护鱼人’。”

前进二村是黄河尾端的最后一个滩区村,张洪仁是陈庄镇前进二村的一名普通渔民。30年的打鱼生活,随着禁渔期制度的实施也逐渐画上了句号。2022年,陈庄镇响应山东省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积极招募黄河护滩员、便民服务代办员等具有沿黄特色的城乡公益性岗位。得知消息的张洪仁第一时间报了名。“九曲黄河一份情,我的家乡我来护!离家近,能增收,最重要的是还能保护黄河,这么好的事儿去哪儿找?”骑着摩托车在黄河岸边巡护,张洪仁的心情格外畅快。

目前,陈庄镇共设置黄河护滩员31名,全力打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最后一公里”。陈庄镇持续做好黄河禁渔和生态保护的举措,是山东省全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缩影。曾是20世纪80年代山东省主要渔业资源的黄河刀鱼,在消失30年后最近重新出现在黄河口渔获物中。

记者 吕兵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