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京探索以“需求清单、供给清单、责任清单、督导清单”四张清单为抓手落实普法责任制,在全市范围内奏响普法“大合唱”,为首都高质量发展夯实法治之基。
在北京市2023年“送法下乡”暨“法律进工地”主题普法宣传活动现场,北京市司法局、城管执法局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和律师们一起,根据农民工的实际需求,为他们带去了定制化的普法宣传及法律咨询服务。
(资料图片)
日常工作中,北京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群众的需求进行调查,运用大数据技术收集群众在互联网搜索法律问题、浏览法律事件案件、发表相关观点等方面的公开数据。同时,指导调查员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普法工作满意度调查,掌握群众对当前普法工作存在问题、改进方向的第一手资料。此外,参考全市的公共法律服务报告,通过对申请案件数量、12348电话咨询数等数据进行多角度分析,汇总群众普法需求。
据介绍,2022年,北京成功采集普法需求调查样本8000余个,较为全面地掌握了不同人群的普法需求,其中“农民工群体对法律援助的需求较为突出”正是调查结论之一。这一需求,也成了北京市2023年“送法下乡”暨“法律进工地”主题普法宣传活动的主题。
北京市守法普法协调小组还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通过制定普法供给清单,将群众关注的具体法律问题、法律事件按照不同类型分门别类整理出相应的法律法规,以此明确“任务是什么”,并创造性将“工单式”管理与落实普法责任制有机结合起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执行主体,用逐条对应的方式,明确“谁来完成任务”“什么时间完成任务”,让任务细起来、严起来。
北京市要求全市114家普法责任制单位在接单后,对照供给清单的具体内容,结合各自职责等按照工作目标、措施、完成时限等内容,制定出本单位的普法落实清单。
北京市还在需求清单、供给清单、责任清单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了普法督导清单,对各单位开展普法活动的情况进行实地调研督导,并在督导清单中对优秀的做法予以推广,对普法效果不佳的单位予以通报,列明问题表现及具体原因。
近年来,为深入推进依法治理工作,北京市紧紧抓住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这两个重要抓手,层层明确任务、逐级压实责任,充分释放基层依法治理活力,以此实现普治并举。
同时,北京市通过出台加强法治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规范提升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水平。截至目前,全市被命名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达到92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达到1499个。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最新发布的乡村治理满意度调查报告,农村居民对乡村法治的满意度为96.8%,这项指数居于首位,这也是群众对北京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给予的高度肯定。
文章来源 | 法治日报
记者 | 徐伟伦
编辑丨程江雪
司法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