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动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日前,北京市印发《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到2025年,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育100种高技术高附加值机器人产品、100种具有全国推广价值的应用场景,全市机器人核心产业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打造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机器人产业集群。
加紧布局人形机器人 带动医疗健康等四类优势机器人产品发展
《方案》提出,要建设高端引领,聚焦发展机器人“1+4”产品体系。北青报记者了解到,“1”是指要加紧布局人形机器人。《方案》支持企业和高校院所开展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关键零部件攻关和工程化,加快建设北京市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争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以人形机器人小批量生产和应用为目标,打造通用智能底层软件及接口、通用硬件开发配套设施等基础条件,集中突破人形机器人通用原型机和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关键技术,大力推动开源控制系统、开源芯片、开源仿真软件等研制和应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是指巩固提升医疗健康、协作、特种、物流四类机器人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方案》提出,医疗健康机器人领域,面向行业前沿和医疗应用需求,提升手术机器人全流程手术辅助能力;发挥首都医工协同优势,优化医疗器械注册和卫健医保政策,加大临床应用推广力度。协作机器人领域,突破整机轻量化、视觉增强、力感知、柔顺控制、自学习等关键技术,提升整机荷载能力,发展自适应协作机器人;开展复杂任务执行算法和末端执行器技术攻关,推动多自由度协作机器人智能化、柔性化发展。特种机器人领域,提高消防、安防与救援机器人等产品稳定性、可靠性,优化产品设计和加工工艺,降低综合成本。物流机器人领域,提升导航和运行精度,推动智能仓储物流机器人迭代升级,开发重载移动机器人,优化物流机器人应用环境。
面向医疗、制造、养老等领域 实施百种应用场景示范工程
为拓展机器人应用场景,《方案》提出,要面向医疗、制造、建筑、商贸物流、养老、应急、农业等领域重点需求,实施百种应用场景示范工程,开展一批“机器人+”应用示范,加快形成标志性场景、标志性服务、标志性模式和标志性业态。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方案》提出,要发展“机器人+”体验模式、“机器人+”定制模式和“机器人+”推广模式。其中,“机器人+”体验模式主要面向医疗健康、智慧养老、安全应急等场景需求,支持用户联合企业建设“机器人+”应用体验中心,打造机器人创新应用“样板间”,扩大产品消费和应用;“机器人+”定制模式,聚焦制造、商贸物流、农业等特定场景需求,支持用户与企业组建应用创新联合体,研制面向典型应用场景的创新产品、系统解决方案,实施一批重大应用示范项目;“机器人+”推广模式,是整合机器人企业、用户、行业组织等多方资源,汇集各领域终端用户需求,开展常态化线上对接服务,促进机器人应用落地。
加快建设开放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 完善机器人产业发展生态
为更好推动产业发展,《方案》提出要创新服务,深入完善机器人产业发展生态。围绕机器人研发设计、中试验证等产业环节,加快建设一批开放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提升机器人产业要素配置水平,建立“资源统筹—创新协同—环境优化”的产业发展新生态。
一是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方案》提出,建设机器人产业协同创新载体。推动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做优做强,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组建产学研用联合体。提升北京市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运营服务水平,发挥医疗器械委托研发加工平台(CDMO)作用,推动创新成果快速转化。建设机器人中试验证和检验检测平台。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建设机器人中试验证平台,提供中试熟化、工程开发、样品试制、数据模拟、场景应用、工艺改进等服务,满足样机及小批量生产的设计加工需求。
二是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方案》提出,要培育机器人优质企业。聚焦医疗健康、协作、物流机器人等领域,支持头部企业做大做强,引进1—2家国际一流的机器人整机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打造规模化产业集群。培育机器人新兴业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拓展业务模式,面向全国市场开展机器人融资租赁业务。推动企业拓展维修保养、二手交易与再制造等机器人后市场服务,鼓励企业提供机器人信息服务、远程运行维护等衍生服务,培育机器人产业新模式、新业态。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月朦
编辑/彭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