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连日来,毕节市织金县熊家场镇白马村桑蚕养殖基地内,通风换气、消毒防病、清理蚕沙……白马村党支部书记、供销社理事会负责人张健忙个不停。

“2017年,白马村供销合作社流转700余亩土地种植桑树,发展桑蚕养殖产业,初见成效后,逐步扩大产业规模。”张健说,“2017年到2019年之间,白马村靠种桑养蚕卖蚕丝原料,每年收入在200万元左右。”

为进一步激发产业效益,先后到广西考察学习学会做蚕丝被,2021年注册了岺南白马蚕丝被的商标,补齐加工环节短板,从简单的蚕桑种养殖到深加工,不仅提升了产业价值空间,同时增加了当地群众的收入。

种桑养蚕投入少、见效快、收益高,是一项短、平、快的增收产业。近年来,毕节市织金县熊家场镇白马村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积极探索、尝试发展新产业,发展种桑养蚕产业,拓宽了群众增收路。目前,桑树种植规模就达到了3150亩。

“现在我们白马村的蚕丝被销售到全国各地,年产值达380万元左右,不仅增加了利润,还带动了全村人均收入,为群众增添致富新‘丝’路。”张健介绍,在示范种养殖达到预期效果后,白马村将结合实际,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村级供销社+农户”的方式,推动形成“桑+蚕+丝”产销一条龙的产业链,切实带动村民增收致富,逐步走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新路子。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采丽

编辑 向淳

二审 梁圣

三审 刘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