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北京,全国书店最多的城市,拥有超过2100家实体书店,还有6000多家大大小小的公共图书馆。你可以在很多地方找到书的痕迹,街侧、商场、校园、社区,以及得以活化利用的文物建筑。
这些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古老空间,曾经由于种种原因,或沉寂,或消失。而如今,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努力下,它们带着城市的风韵和时间的烙印,重新向公众开放。其中一部分与书香京城建设相结合,由书店和图书馆进驻,提供专业的公共文化服务,同时探索文物建筑合理利用和开放管理的可能。
于是人们有机会在800多年前修筑的古塔下品读北京风貌,在名人故居中阅读休憩,在木构架的楼体中感受古旧书籍的魅力。书香的浸润,令文物建筑再度焕发生机,也激活了古都的文化记忆。
图为正阳书局进驻万松老人塔院落后,以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形式免费对市民开放(资料照片)。本报记者 孙戉摄
古建迎来最契合的来客
走过北京西四南大街,人们很难忽视那座挺拔庄严的万松老人塔和环绕它的小院。这处始建于元代的古物,如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但很长一段时间,塔院外大门始终紧闭。十多年前,北京人崔勇也常常路过这里。他曾在不少历史文献中见过古塔,但每次经过,也都只能隔着院门瞧上一眼。
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文物安全如何得到保障、文物如何被合理利用、又该如何依托文物资源讲好中国故事,是新时代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
事实上,早在2014年,北京就开始对文物活化利用进行探索,并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其中。
恰在那一年,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提出了“阅读空间”概念——既能为市民读书学习提供优美的场所,也能为阅读活动落地基层提供保障。
书店进驻古建成了水到渠成的事,将文物保护与实体书店结合起来的初次尝试,就这样开始了。
凭借出色的运营方案,2009年成立的正阳书局中标了万松老人塔活化利用项目。这家书店致力于北京历史文献保护开发及利用,初衷便是构建完整的“北京学”知识体系,让更多的人了解继而热爱并保护这座城市,保护好北京历史文化遗产这张金名片。
2014年4月23日是个特殊的日子。这天是世界读书日,也是正阳书局入驻万松老人塔院的时间。从这天起,这座古朴院落作为西城区第一个特色阅读空间向社会免费开放,而正阳书局的创办人,正是崔勇。
时隔近10年,崔勇还记得第一次踏入小院的心情:“很荣幸能够先睹为快,但更多的是对尘封多年的历史遗存文物的敬畏之心。”作为首个社会力量参与文物活化的参与者,崔勇希望凭着自己对北京历史文化的热情,用自己的努力,让老百姓更加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
除了古塔,正阳书局还陈列着上万册与北京有关的藏书。从影像到地图、从档案到古籍,回溯过往3000多年,从不同时期、视野,更加深入系统地介绍北京,如同一个窗口,呈现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滋养的灿烂文化,以实业之名参与文物保护事业。
书店开张后,一些已经搬走的老街坊,特意过来看看这个新的文化地标。在他们眼中,小院终于找到了最契合的来客。
名人故居变身百姓书苑
在北京,让古建重焕生机案例还有很多,椿树书苑代表着另外一种范式。它开在2008年复建的林白水故居中,是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这里作为椿树街道公共图书馆、特色阅读空间和林白水烈士纪念馆向公众开放。2021年,西城区益联社区事务中心负责人张明磊接手了这家书苑。
接手后,张明磊和同事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杂物全部清空,又重新设计了室内软装,将开裂的窗台和横梁修缮一新。小院曾经的主人林白水活跃于民国时期,为此,他们特意循着历史场景,找来墨绿色的丝绒桌布和带着绿色玻璃灯罩的台灯,装饰着阅读室中央横着的两张长桌,摆满文学、历史等书籍的书架将它们围住,读者步入其中,都会不自觉地放轻脚步、压低声音,投入书的世界。
小院被修葺一新,广受居民称赞。两年多来,这里开放了全市首个“党建书房”,陆续设立了人大代表之家和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定期举办观影、讲座、阅读推广等公益活动,响应“全民阅读”的倡议,让大家爱上阅读。更重要的是,为附近居民提供了一隅安静阅读的角落。
这里最晚营业到21点,然而直到闭馆,仍有不少人落座阅读,日均客流量达三四十人。有的人特意下班之后过来学习,有的人几乎每天都在,周围是书页摩擦的沙沙声,窗外偶尔传来几声鸟啼,这让张明磊觉得,这份努力如此有意义。“我们要为来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让大家在这个环境里更加舒心,爱上阅读。”
2022年10月,北京市提出,要构建以公共图书馆、综合书城、主题(专业)书店、社区书店等为支撑的十五分钟现代公共阅读服务体系,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不断满足人们丰富多样的阅读需求。
“文物+”里探索新机遇
寒来暑往,文物建筑见证着时代与行业的变迁。
10年前,实体书店并不好过,一大批赫赫有名的书店接连倒闭。但随着北京市持续深入推进新时代书香京城建设,实体书店行业也渐渐回暖,并试图确立自身的定位。
由于政府免去了书店的房租,正阳书局节省下来的资金几乎全部用在升级转型——并非向“书店+咖啡”“书店+轻餐饮”等“书店+”模式转型,而是始终在文化产业守正创新,不断考虑如何在北京历史文化内容上进行深耕和升级转型。
立足于此,崔勇的心中还有太多想做的事情。
2018年,他开始涉足出版业,至今已发行十几种图书,有的书获得了北京市精品文化工程重点项目,有的书在各大电商平台销量领先。这些书的作者中,有海内外的学者,有关注北京历史文化的爱好者,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正阳书局的读者。他们的主题无一例外,都是关于北京城市文化的研究和记忆。
崔勇还将部分作品翻译成多国语言出版,让更多国际友人了解北京,读懂这座城市的内涵。他还邀请北京各所高校的留学生来到书局做志愿者,让他们更深入地探索、服务这座城市,充分发挥他们的语言优势,一起讲好北京故事。
除了以实体书店的形式,正阳书局还会以展览和新媒体等不同方式来呈现北京历史文化。
“这些年我们收集了很多北京城市中轴线珍贵的历史影像,不方便开架阅览,但我们会用科技手段打破文物空间的内容承载壁垒,让大家在有限的空间内欣赏更多更丰富、更有价值的内容,为文物的活化赋能。”崔勇介绍。
崔勇的种种做法与北京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十分契合。文件提到要让“文物+”这篇大文章效果彰显,特别是深入挖掘、阐释文物价值,推出一批影响力大、传播力广的北京文物主题出版物;创新文物价值传播推广方式,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新媒体,注重全过程和全媒体传播……
在正阳书局这里,这些正逐步推进落地。
有时,崔勇也会跟外国游客交流,他们常常带着惊讶的语气,感叹竟然会有这么多关于一座城市的书。“这也是我们非常自豪的。”崔勇说:“北京不仅有丰富的包括古代建筑在内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最丰富、数量最庞大的城市记忆,这是国内外其他城市都不具备的。我会力所能及地通过数字化、出版、展览等方式,和大家分享。”(左琳 陈雪稳)
白塔寺“出圈”
阜成门内大街的两侧,北京城古今交织。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是人流、车流密集奔往的地方,而另一边,低矮平房建筑层叠,唯有白塔巍然屹立,塔尖直入青空。
这座建于1279年的元代白塔,是国内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佛塔,也是元代大都城唯一完整的遗存和标志性建筑。因塔体皆白,俗称白塔。1961年,妙应寺白塔被列为我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北京市的高度重视,已有740余年历史的白塔作为北京老城的重要历史见证,其所在的阜成门内大街被列为北京老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
如今,这座通体雪白的妙应寺白塔,成了北京城最古老的建筑地标,也成了北京城市记忆的重要部分。
白塔寺药店降层、原官园花鸟鱼虫市场改造、阜内北街环境整治、阜内大街整理复兴计划一期工程……这些年来,白塔寺街区也成为北京老城保护与街区治理的一个缩影。
“这儿什么都有,有御河、有故宫的角楼、有景山、有北海、有白塔、有金鳌玉蝀桥、有团城、有红墙、有图书馆、有大号的石狮子,多美,多漂亮。”如今,老舍笔下的阜内大街,与白塔一同成为了老北京的地标,是人们观赏和打卡的重要场所。
在不同的打卡攻略里,大家分享着拍摄白塔寺的机位,正门、仰拍、东夹道、宫门口东岔、咖啡馆露台,能看见白塔的岁月痕迹,也能捕捉到带着京味儿的市井生机。
文创产品也在“盘活”白塔寺。游客朱之文挤在结账的队伍里,手里拿着一个“香泥白塔”,这是以妙应寺白塔为原型等比例缩微的香薰产品。一旁的解说员把设计灵感告诉了他,这和历史记载的妙应寺白塔选址一事有关。“因罹兵火,每于静夜屡放神光”,忽必烈命人“俾开旧塔,地宫果有香泥小塔,内贮铜瓶,香水盈满,舍利坚圆”,最终决定在辽代永安寺塔原址上建造一座新的白塔。朱之文边听,边拿在手里拍照,“我爱的不是文创,而是历史故事。”
白塔寺管理处宣教部主任康蕾说,近几年,白塔寺的文创产品也“出圈”了,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好几款文创产品长期处于脱销状态。
由于白塔寺的火热,一些人觅得了商机。
秦一行是耀咖啡的老板,他很早就发现了这一北京打卡地标,看着一旁的胡同建设得越来越整洁干净,渐渐萌生了在附近开咖啡店的念头。这家咖啡店有两层,二层能观赏白塔,如今这家胡同口的咖啡店,推出了不少和白塔寺相关的产品,已经是网红打卡地之一。朱宝兰也在家里开辟了一间小屋子作为茶室,二楼的小天台则免费给游客观赏白塔。
周末到来,人们又来白塔寺打卡,快门声不断响起。红墙边的人们有秩序地排着队,等待着拍照留念。附近的咖啡馆、茶室座无虚席。 (汪畅)
北京市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原处长王玉伟:
北京古建保护走在全国前列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北京不仅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家建筑群,还拥有数量巨大的各类古建。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全国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66722处(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其中北京市有3840处。
据北京市文物局介绍,最近五年,北京市累计投入文物保护资金近百亿元,相继实施几百项文物修缮和环境整治工程,对近百处文物进行保护性腾退,文物保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文物保护质量监督管理系统上线运行,大运河、长城、故宫、颐和园、十三陵、天坛、周口店北京人遗址7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展示水平不断提升,全市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增加至135处。北京市圆满完成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登录国有可移动文物501万件(套),新发现、新认定文物藏品总数160万件(套),均位居全国第一。
记者:关于古代建筑,北京有哪些特色或者独特优势?
王玉伟:第一是规模大,建筑等级高,北京文物建筑总面积位于全国前列;第二是皇家建筑多,王府官式建筑比较多,晚期的主要集中在北京地区,例如恭王府和皇家园林等;第三是北京目前有七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目前世界文化遗产最集中的城市之一;第四是北京拥有保护状况最好、最完整的古建,相关人员花了很多人力物力在上面;第五从管理上面来说,北京古建保护一直不断进步。
记者:这些年,北京市文物保护的重点有何变化?
王玉伟:北京市政府对文物保护的力度一直在不断加大。从2000年开始,每年由市财政拨款1.1亿元,用3年的时间使北京市文物的险情全部得到缓解。2003年,北京市又启动“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大批的古建筑因此得到修缮。随后,北京市又实施中远期保护计划,古建保护进入了良性循环。近十年来,北京市文物保护的体制不断完善,保护重心逐渐从“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转变。
记者:在古建的保护与利用方面,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王玉伟:以保护为前提,可以适度利用。在文化保护与利用方面,要把握好度,要以保护为前提,宣传教育为主要目的,要防止不利于文物保护的过度利用。文物保护要“不改变原状”,不仅要保护建筑本体,还要保护建筑承载的文化内涵和营造方式。我们保护文物有两个目的,一是保护精神财富,就像长城象征一种精神力量,能起到凝聚力的作用;二是中国独有的传统营造技艺也需要传承,不能丧失。此外,保护思路也要打开,古建周围的历史环境也要进行保护。例如,游客去颐和园,除了看建筑和文物,也会欣赏优美的环境。(吴采倩 金芷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