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星期六),正逢24节气立春,北京轨道交通为市民送上立春“福利”。自4日首班车起,运营里程9.7公里的北京地铁昌平线南延一期正式开通试运营。
精心筹备
(资料图)
确保开通后运营服务质量
本次昌平线南延一期开通清河小营桥站、学知园站、六道口站、学院桥站,西土城站,其中六道口站可实现与15号线换乘,西土城站可实现与10号线换乘。“这一段主要沿京新高速、小营西路、学清路、学院路、西土城路、学院南路、中关村南大街敷设,串联了清河、上地、学院区、北太平庄、北下关等重点功能区和居住区,可以说,昌平线南延的开通有效缓解了北部地区南北向交通压力。”公司新线业务部副部长刘旭指着路网图上这段新增线路说。
自启动新线筹备工作后,北京地铁公司强化担当、主动靠前,持续加强对相关工作的领导、推动,多次组织召开筹备会、研讨会,并到现场调研情况,细致深入推动筹备工作,还对建设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确保新线开通后的运营服务质量。总部相关部室和运营分公司加强协同制定新线业务工作安排,明确昌平线南延各阶段、各专业工作标准和开通目标,不断梳理完善配套的工作机制、工作清单、工作责任。进入临管阶段,公司协同建设单位有序稳步完成进驻、冷热滑试验、试运行及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评审等各阶段工作。学院桥站区先期入驻人员更是在施工现场及时跟进进度,研提更加符合后期运营条件的需求,并把施工现场情况带回去,提前开展适应性培训。“我们经常跟随施工人员通过竖井进入现场,狭窄的楼梯,几十米深的地下,只能提前把土建施工图纸记在脑子里,便于回去做客运组织流线设计。”站区长李思野回忆着那段艰苦日子。
值班站长记录车站周边信息
开通前,昌平线西二旗站、朱辛庄站在早高峰时段客流量分别达8万余人次,客流压力较大。为进一步方便城北区域居民出行,在有关部门支持帮助下,北京地铁公司与建设单位联合开展现场调研与方案研讨,将原计划开通至学院桥站延伸至西土城站。此项举措便于乘客快速换乘10号线,从而打通客流断点,减少换乘频次。
便捷之旅
奏响青春“舞曲”
“新开通的5座车站,共设置了116台扶梯和12台直梯。由于清河小营桥站深度较大,仅此一站就安装了42台电扶梯,有4台扶梯高度达到14.7米。”机电分公司第七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关振宇引以为傲。
机电人员做好电梯维保
面对如此庞大的设备量,在前期设备安装调试及开通后的安全运行中机电分公司第七项目部党支部成立攻坚小组,全力破题。为保障设备达到安全和高效的运行状态,项目部在电扶梯进场、安装和调试等重要环节加强现场监督,精准做好电扶梯设备专项测试考核,从设备维护保养、人员驻扎保障、备品备件储备和定期检验等诸多方面精编各项预案,确保广大乘客便捷安全出行。
除电梯数量庞大外,这条线路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另一处亮点,就是最具“学院风”。昌平线南延车站周边高校云集,是北京市重要的文化教育区域。因而相关车站的整体装修装饰风格突出了“大学之道”的线路主题,延续了既有昌平线各车站“新城+古韵”的设计理念,着力打造学院气质之路、科教文化之路。
车站的公共艺术品充分展现了昌平线南延“科教文化线”以及文化特色线的线路属性,通过时尚、生动、个性的艺术表达形式,记录城市印记,讲述学府故事。例如,学知园站站厅墙面的一组艺术品以“青春校园”为主题,搭建出校门、操场、图书馆、自习室、宿舍、实验室这些大学生活中质朴而又温暖的场景,勾起人们对校园学习生活的深情回忆。
暖心服务
“软件、硬件”都用心
“结合车站特点,研判安全风险点,我们站区制定‘一站一方案’服务乘客出行。”李思野在新线开通前,每天都带值班站长了解车站周边客流来源、特点、需求以及公交站点情况,梳理客运组织方案,优化乘客乘车路径。比如,清河小营桥站为错层式站台,乘客在进站后需通过不同分层的电扶梯进行乘车,对此,车站增加站厅岗位力量,加强宣传引导,便于乘客准确到达对应站台;学知园地铁站出入口紧邻办公写字楼,潮汐客流明显,在进行客运组织时将重点维护出入口及站厅客流秩序;西土城站为换乘车站,通过预判换乘客流,昌平线将有58.7%的下车客流通过换乘通道乘坐10号线,车站在换乘通道及站厅位置通过设置导流设施,对换乘客流进行合理疏导,确保车站换乘便捷有序。
车站便民设施
左手措施有力,右手设施护航。昌平线南延采用了新一代自动售检票系统设备,功能较原来更加强大,包含自动检票机、互联网自动售票机和自助补票充值机。其标准化、流线型、一体化设计,给人以科技动感和亲和感,打破传统闸机固有的单一造型,不仅更加美观,也使得设备人员维修维护更加便捷。
无偿献血屋
北京地铁公司在相关部门支持下,在学知园站、学院桥站分别建设了无偿献血屋,在地铁里弘扬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志愿精神。同时,还计划配合新站的学院风、青春风,设置潮玩售卖机等机具,为地铁里添加娱乐元素,使车站更加充满青春活力。
(供稿:北京地铁公司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