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北京市商务局近日联合印发《清理隐性壁垒优化消费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方案》),《方案》包括优化和完善消费企业准入准营制度、进一步规范对消费企业监管执法、推动符合消费企业特色的改革创新、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政务服务四方面共计51项改革任务。


(资料图)

北京市发改委在解读《方案》时指出,北京作为特大型城市,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此次《方案》聚焦餐饮、连锁超市和便利店、大型商场、电商零售、新能源车、民宿、文化演出、新消费品牌孵化8个业态,覆盖70%以上的居民消费。

在推动符合消费企业特色的改革创新方面,《方案》提出8方面24项改革任务,推动实现“企业有创新,政府跟得上”。

针对外摆经营缺少管理实施细则等问题,《方案》明确提出,制定实施商圈外摆经营管理规则。在重点商圈组织开展外摆试点,由区政府统筹组织相关部门划定外摆位,明确外摆时间、经营品类等细则,由经营者向所在街道进行网上报备,由街道对细则落实情况进行监管。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疫情期间,餐饮行业、文旅行业受到的冲击很大,这些行业在疫情政策调整之后的恢复非常明显,“怎么保持这种恢复,让他们能够尽快走上正轨,类似这样一些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他还表示,外摆一定程度上能解决当前城市空间的巨大浪费,优化城市空间的利用。

同时,针对企业提出的文化演出许可审批周期长,办理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备案证明门槛较高的问题,《方案》提出,将举办大型演出活动涉及的营业性演出许可、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许可等审批服务事项整合为“一件事”,实行并联审批、全程网办。

其他三个方面里,在优化准入方面,《方案》提出5方面15项改革任务,推动实现企业“想进进得来”。例如,针对企业提出的食品经营许可通过率低、核查时间长,存在多头跑、多次跑的问题,推动实现食品经营许可全程网办。加快推进连锁零售行业证照办理便利化改革,鼓励有条件的体育场馆、医院、公园、地铁、科技园区等单位引入品牌连锁便利店。针对企业提出的既有建筑改造不适用现行消防设计标准,规划审批难度大、专家论证周期较长的问题,完善既有建筑改造工程消防设计指南,及时梳理总结传统商场改造“一店一策”经验,固化已通过“一事一议”专家论证方式明确的消防设计标准规范,为市场主体实施改造提供技术依据和指导。

在规范对消费企业监管执法方面,《方案》提出,聚焦深入推进综合监管、柔性监管改革,加强监管的科学性、规范性,提出4方面7项改革任务,推动实现“有事管住,无事不扰”。

在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政务服务方面,《方案》提出3方面5项改革任务,推动实现“服出便利、服出实惠”。例如,针对大型商场周边停车难、道路拥堵、地铁口不连通,商圈内各类停车设施难以共享,公交运行时间与商圈营业时间不匹配等问题,编制商圈交通组织方案,重点增强商圈内外连通,科学提升路网密度,提升地上地下交通连接程度,推进停车设施共享共用。

马亮表示,《方案》有几个明显特点,第一,从全国范围看,明确提出消除隐性壁垒、聚焦消费领域的营商环境优化,《方案》非常具有先进性,“这些问题其实长期存在,特别是在一些超大城市。现在营商环境的优化多在强调显性的壁垒,一些‘弹簧门’、‘玻璃门’等隐形门槛非常普遍,长期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北京敢于在这方面做文章,直面这些问题,其实是抓住了一个‘牛鼻子’,对于推进首都消费领域的营商环境优化有很好的作用。”

第二,《方案》非常强调“小切口”,做实做细,“隐性壁垒,最核心的地方在于‘细节是魔鬼’,《方案》非常明确,从很细节的地方入手,把政策真正落实。”

第三,《方案》兼顾了一般性和特殊性,一方面强调要进一步明确和规范相关办事流程、标准,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一企一策”、“一户一策”这种特事特办的特殊性照顾。

第四,《方案》强调要明确属地部门相关责任,把责任落实到位,“过去这类改革经常流于形式,很重要的原因是权责不清,此次《方案》把责任明确到很细致的程度,对于推动《方案》落地,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去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兔年春节假期结束后,已有多个省市或召开“新春第一会”,或出台重磅政策举措,为新一年全力拼经济吹响“号角”。 澎湃新闻注意到,扩内需尤其是促消费、优化营商环境成为多地发力重点。

1月28日,上海市政府官网发布《上海市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全文,《方案》提出,持续发力打造贸易投资最便利、行政效率最高、政府服务最规范、法治体系最完善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将上海建设成为国内营商环境标杆城市,进一步提升上海营商环境国际影响力。

同样是1月28日,浙江省委召开“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大会”,会上明确,今年将更大力度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实现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大突破,实施地瓜经济提升能级“一号开放工程”。

吉林在1月28日上午召开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加快项目建设大会。同日,吉林日报刊发省委书记景俊海在吉林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时的讲话(节选),讲话中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只要是有利于发展的“放”,就要不拘形式、不定模式、不限渠道、不分内外、不问出处,依法依规依纪,包容所有探索、所有发展、所有形态、所有模式。要放掉一切影响市场活力的禁锢。

河北也在1月28日召开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座谈会,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倪岳峰在座谈会上强调,要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快把河北建设成为投资创业首选地,让企业家更有归属感、获得感、成就感。

“这些动作可以看出地方现在对经济增长是非常紧迫的心态,特别希望能够加快招商引资的步伐,尽快优化营商环境,让经济恢复到疫情前,甚至超过疫情前的水平,同时体现出地方经济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动力、增长潜力。”马亮说,各地虽然都强调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优化,但是侧重点明显不同,“比如,北京强调消费领域,广东、江苏聚焦外资外贸,一些政策措施有很明显的地方特色。”此外,此次各地的政策力度都比较大,含金量很足,比如,宁波在优化招商引资财政奖励政策中提到,单个产业类外资项目最高奖励5000万元人民币,“这种支持力度,也体现出地方发展经济的诚心和诚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