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将至。根据北京市教委此前公布的北京中小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校历,义务教育阶段寒假放假时间为:2023年1月7日-2月12日。记者从北京多所中小学校获悉,下周开始各校将陆续进入期末“考试周”,期末测试将以线上方式进行。在疫情叠加网课的当下,如何让孩子以良好的心态应对期末测试?如何缓解孩子的备考焦虑?12月24日,新京报记者采访学生、家长和中小学老师,探讨最优解。


(相关资料图)

多校已通知线上考试安排 如无打印条件家长可去学校取卷

过去的这一周,家住丰台区的初一学生乐乐正在跟着老师的节奏复习这学期的知识点,在网课课堂上,老师会带领学生们一起做测试题,并抽取学生代表给大家讲解解题过程。网课、作业、群里上传的各科资料……一切都在为接下来的期末考试作准备。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市中小学的期末考试时间已经确定,这个周末,多所学校已通过线上家长会为学生及家长讲解了具体的考试安排,虽然各校发卷子的形式和考试时间有所不同,但都明确表示将通过线上形式完成此次期末测试。

“家长可以自行打印试卷,没有打印条件的家长要在今天(12月24日周六)17点前去学校领回卷子。值得一提的是,家长领卷子时还要签署‘保密承诺书’,承诺考前5分钟才能给学生打开试卷。”孩子在东城区上小学的周女士笑着说道。

记者了解到,包括东城、丰台、海淀等区的期末考试均为区里统考,但考卷发放形式略有不同。乐乐的家长徐女士介绍,根据学校的考前说明,每场测试提前15分钟进入准备测试状态,家长将打印好的答题卡发给学生,电子试卷将通过小程序发放,监考老师会指导学生提前5分钟打开。

北京十一中学教导主任肖博阳介绍,学校将提前一天发放答题卡,考卷会在考试当天通过网络平台提前15分钟发放。“家长可以自行打印答题卡,如不具备打印条件可以到学校来取。学校会想尽办法解决线上学习的问题,站在学生和家庭角度考虑。”肖博阳强调。

与小学高年级不同,家住通州区的刘女士发现,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最近在网课中跟着老师玩一项“集五福”的游戏,每堂课老师都会将这学期的知识点变成填空题,小朋友们做完后拍照上传到指定平台上,集五次之后会有小奖品。“孩子告诉我这就是期末‘乐考’,小朋友们参与的非常积极。”

记者从人大附中经开学校、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了解到,小学一二年级均为线上游戏形式的“乐考”,其余年级将进行纸面考试。人大附中经开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已采用邮寄、家长到校取试卷等多种方式,将试卷发放给学生。“一切安排稳妥有序,也不是第一年线上期末考试了,不紧张。”该负责人说道。

各校对线上监考、延考情况均有详细说明

据介绍,线上考试期间,老师们将通过线上平台监考,摄像头拍摄的位置,要求拍摄的范围,均有严格的规范,各校已经将相关的操作说明提前同步给了家长和学生。比如“桌子上不摆放与测试有关的教材、教辅材料”“学生全程出镜”“摄像头对准学生头、手、卷面”等。

家长收到的线上考试监考说明。 受访者供图

“其实学校使用线上智慧平台进行监考、提交考卷、在线阅卷已经很熟练了。我们刚做了线上考试的演练,发现孩子们对待考试还是非常认真的。”肖博阳介绍,根据统考安排,初中年级将于1月2日至4日进行线上考试,高中年级错后一天。正式开考前,学校将进行两次演练,包括演练摄像头角度的摆放,重要时间节点做什么,监考老师固定的指示语等,绝大部分的孩子都可以按照要求完成,个别学生存在网络、硬件问题时都会进行积极调整。

各学校针对学生可能无法正常参加考试的情况也提前做了准备。周女士介绍,对于当天不能考试的学生(学生生病、家中有特殊情况),将不下发试卷或不拆封试卷,统一时间进行延考。

根据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的安排,该校小学三至六年级将于12月27日至28日举行线上期末练习(期末考试),测试当天,学科教师将提前发放电子版练习卷至班级群,方便学生打印或利用电脑等设备查看。同时,针对在该时间段无法进行测试的学生,学校表示,家长可提前告知班主任,说明原因,后续将安排补测。

该校同时建议家长提前给学生提供独立的期末练习的环境,如果家里空间不足,有两个孩子需要参加期末练习,在一个空间最好将两个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互不干扰。

线上学习“心里没底”较普遍 建议学生看淡考试

从11月21日至今,北京市各中小学的学生经历了长达一个多月的线上课程。在记者采访中,面临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初中学生和家长普遍感觉有压力、焦虑。“其实线上课开始前,这学期的知识已经差不多学完了,这一个月的网课其实以复习为主,材料太多了,有时候觉得没有头绪。”乐乐苦笑道。

“线上学习效果肯定不如线下,加上今年过年比较早,这学期时间紧张,所以期末尽量不给学生制造太大的考试、学习压力,今年期末考试难度也会有所降低。”肖博阳介绍,这段时间以来,学校也通过导师“一对一”沟通,班会等形式疏解学生的考前压力,调整学生在德育和心理方面的问题,考试后还会淡化考试成绩和排名,以鼓励、表彰学生为主。

肖博阳举例表示,期末考试后,该校还会开学生会,针对线上学习好的范例、优秀的学生进行不同纬度的表彰,比如“学习效率之星”“居家生活小能手”“劳动之星”等,通过对学生的肯定,增强学生的信心,为下学期做铺垫。“总原则是关注孩子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在肖博阳看来,居家学习期间,“心里没底儿”是学生的普遍反应,因为没有同学之间线下的比较和交流,学生自己在家学习,总觉得效果达不到自己满意的程度,不知道自己的学习方法是不是不科学,“好多孩子也怕这个阶段被别人‘超车’,追求是好的,但还是要看淡这次期末考试,以平常心态对待。”

在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心理教师李响看来,线上学习阶段,用“孤岛”来形容很多学生的同伴交往状态一点也不为过。“同伴互助的作用在削弱,孩子们少了一些情感的联结。”学生亦觉得上网课“太耗能了”,一整天盯着屏幕学习。虽然老师们尽最大努力,想方设法地提升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专注,但受限于网上教学,相比线下课还是不可避免地会缺少一些体验式活动,让学生容易感到困倦。

“所有父母需要去从新看待孩子内心世界的需求。”心理老师李响建议。 图/IC photo

针对不少中学家长反映的“孩子一点就炸”“网课上到手机依赖”“‘阳康’后学习积极性降低”“和孩子相处剑拔弩张”等问题,李响认为,家长们的焦虑本质上是一种对不确定性的失控,在有限时间里想要解决的事情太多,建议家长和孩子共情,不要一上来就提要求,并降低期待,做可以做的事情,以支持孩子度过这一时期。

“其实有时候孩子可能比家长更焦虑,虽然孩子表现出来的是‘摸鱼’‘躺平’‘摆烂’,其实内心还是恐慌的,是对自己的学习和成绩有要求的。”李响介绍,该校目前仍然保持原有的心理课节奏,每周一节,针对疫情居家期间,调研孩子们的情绪状态发现,处在良好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中的孩子更容易保持好的上课节奏,建议家长理解孩子网络依赖的深层需求,制造好的家庭氛围,并帮助孩子循序渐进地找寻价值感和情感连接。

用两种方法帮助孩子理性应对考试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如何放平心态,以最好的状态应对期末复习和考试?李响给出两种具体的方法。

首先,是“具体化技术”,把孩子的担心和恐慌的事情一步一步聚焦、变小,变成一个可以解决的点。李响举例介绍,比如有学生反映“下周考试了很紧张、很恐慌”,心理老师或家长可以具体问“紧张和担忧的是什么?”学生一般会回答“担心考不好,网课‘摸鱼’了,成绩会下降”,这时可以追问他,“担心哪几门学科考不好?担心哪个知识点会让成绩下降?”这些问题慢慢往具体的信息靠近,将学生从焦急的情绪中拽出来。

“可以逐渐引导学生,还剩几天时间,可以做的有哪些事情。”李响介绍,比如具体到数学有十个漏洞,政治学科有十个漏洞,那么先去解决哪一个知识板块的漏洞呢。如此这般,梳理出了几个具体问题后,学生会想明白可以干什么,而不是一味的恐慌。

第二个方法叫做“重新赋予意义技术”。李响介绍,要引导考生正确看待这次考试,分析这次考试与以往有什么不同。“比如‘阳康’了,但身体状态还不如以前,那就告诉自己做到什么程度就满意了,身体好可以考10分,那么身体不好考8分也可以接受。”

李响认为,这也是一次家长引导学生面临困难的契机,想好了应对措施,未来面临中考、高考更大的压力和变数时,就有了以往的经验,学会了在考试中自己可以做到什么。“理性分析对孩子是一种锻炼”“所有父母需要去重新看待孩子内心世界的需求。”李响建议。

新京报记者 刘洋 杨菲菲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吴兴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