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个城市定居?到哪个领域就业?打算过什么样的生活?对每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意味着不同的发展方向,也会产生不同的人生际遇。你觉得自己未来5年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进行的“青春之力调查”(3210名青年参与)显示,39.6%的受访青年会将二线城市作为5年后的定居地。对于未来5年的生活状态,54.2%的受访青年认为是拼搏进取的,46.8%的受访青年认为是独立自主的。

近四成受访青年会将二线城市作为5年后的定居地


(资料图)

80后黄泽颖是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的一名研究人员,已定居北京。在他看来,北京有着丰富的资源,所在的平台也很不错,是从事科研的好地方,“未来肯定会一直在北京发展”。

23岁的王乐今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到成都成为一名高中教师。对于未来定居城市,王乐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成都。“我从小就在四川长大,在这里生活了20多年,有着很深的感情,对环境、气候、风土人情都很熟悉。”王乐觉得,成都作为西部地区的大城市,提供的发展机遇很多,发展平台也很广阔,“现在很多四川的年轻人都会选择在成都找工作,在这里同样能有所成长”。

在重庆理工大学读大三的孙凯希望毕业后能留在重庆,家在四川达州的他觉得重庆的文化与家乡比较相似,不会存在不适应的情况,“而且重庆对外来人员比较友好,比如公租房政策,能让非本地人也拥有安居乐业的机会”。

调查显示,对于5年后定居的城市,39.6%的受访青年选择二线城市,30.2%的受访青年选择一线城市,20.9%的人选择三四线城市,9.4%的受访青年选择县城城镇或农村。

7年前,90后张旺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陕西榆林,现已结婚生子。在张旺看来,榆林这些年的变化很大,“毛乌素沙漠已经得到很好的治理,雨水变多了,气候变得更湿润,环境也越来越好”。张旺觉得,选择定居的城市,除了要考虑发展程度、就业机会外,幸福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指标,“对我来说,榆林就是一个幸福感很高的城市”。

对于未来5年的生活状态,受访青年首选拼搏进取

“科研的魅力之一就在于能去做探路者、先锋队,通过对前沿领域的探索,为预判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参考。”对于未来,黄泽颖希望能够继续扎根科研,除了在职称上更进一步,也能够承担一些国家的重要项目,“最重要的是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不断输出思想,能抓住问题、解决问题的人”。

张旺希望未来5年或10年,自己所在的机构能在青少年服务领域扎根,在省内、国内都有影响力。在这一领域做得时间久了,不少家长亲切地称张旺为“娃娃头”。“我愿意做一辈子的‘娃娃头’。”张旺说。

调查显示,对于未来5年的生活状态,54.2%的受访青年认为会是拼搏进取的,46.8%的受访青年感到会是独立自主的,42.5%的受访青年觉得是充满挑战的。

其他还有:目标清晰(37.7%)、平淡稳定(34.1%)、随遇而安(26.1%)、劳碌奔波(18.2%)、随波逐流(17.5%)、前途迷茫(15.6%)、闲适自得(13.4%)等。

“5年后,毕业不久的我觉得自己应沉下心来,踏实积累,厚积才能薄发。”对于未来发展,孙凯有着清晰的职业规划,希望从事法院或专利代理方面的工作,“这两年会在学校考取相关方面的证书,毕业时才能更有竞争力”。

刚成为一名教师的王乐希望,随着教学经验越来越丰富,在处理工作时会更得心应手,“我会一直成长下去的,我对此信心满满”。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王志伟 实习生 张家悦 来源:中国青年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