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翔安隧道后继续朝北开15分钟,能看见道路边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乌山村:青葱之歌”。看到牌子,乌山村就不远了。
再过一个多月,村里今年的青葱就要下种入地。一直到第二年春节前后的这段时间,是乌山村最忙碌的时段:农民忙着下地种植、收割,加工点忙收购、加工,合作社忙销售、运输……
2011年8月,农业部认定乌山村为第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青葱)。这里早已是厦门市最主要的青葱种植基地,还带动了周边多个乡镇种植青葱,如今,这里成为了闽南地区青葱主要销售集散地。
一棵不起眼的小葱,如何在这里牢牢扎根并撬动市场?香葱长青,背后是一代代乌山村民的接续传承、积极破局与创新拓展。
种葱
以乌山村为轴心 发展香葱种植
乌山村超过八成的农户都种青葱。沿着村路走上百来米,可以看见几乎每一户都用网兜装着晒干的葱头,挂在阳台或门口屋檐下——葱头落地容易受潮,得存放在高处。
这些就是今年要种的“种子”。青文林果蔬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蔡祥林说,上一轮收成时留下一部分晒干储存,到了种植季,提前一个月左右用它们育苗,“七八月份下地种。”
育苗的方法一直如此沿袭,因此村里不少人都认为,20世纪70年代引进培植的那批青葱,传到了今天。虽然“种子”与当年同源,但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技术,都有了大改变。
蔡祥林的父亲20世纪90年代开始种植青葱,“种了两三亩,收成后拉到市场去卖,收益很不错。”那时村里就越来越多人种葱,如今,乌山村有一千六百余亩地都种上了青葱。
现在已经不只乌山村里“郁郁葱葱”,周边的云头、后亭、凤路等村庄也都加入其中。新店一带的沙质土壤适宜青葱生长,五六月份种植,生长快,能填补市场空白。蔡祥林的合作社主动到晋江、惠安等地,或是和当地的生产基地合作,或是租赁限制土地进行种植——香葱的种植以乌山村为轴心,逐步扩展到更远的地方,种植面积超万亩。
种植技术也在日益精进。何时下肥、施药,灌溉水量如何控制,这些技术细节,一方面,村民在口口相传中寻找“最优解”;另一方面,合作社还会邀请农业专家授课及现场指导、开办生产技能培训班。乌山村党委书记蔡小城说,每个月村党委还会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定期组织农民学习科学种植技术。
“乌山青葱”不仅在省内长年畅销,还发往广东、浙江等地。“葱叶的颜色青黑,没有干尖和虫眼,还要香味纯浓。”这是蔡祥林跑市场多年琢磨总结出来的,乌山村的青葱也以此为标准,保证品质在线。
售葱
产购销一条龙 “葱”出省外找销路
在乌山村村民蔡蝶的青葱加工点里,葱香味浓郁——一边的工人分拣香葱并且打包好,另一边的工人在池子里清洗水葱后,再入箱装车。由于雨连下多天,香葱的品质受到些许影响,部分葱叶尖发黄。“种葱属于靠天吃饭,天气不好的话,技术再好也难弥补。”蔡蝶说。
纯粹靠天吃饭,每年的行情有起伏。为了更稳定地把青葱种下去,乌山村早就开始考虑销售问题。从蔡祥林的那辆龙马牌农用车,就能一窥乌山村的转型与调整。
“20世纪90年代末,东挪西借买了这辆车。”他说,一开始是想拉货,可是货源不足,车子总停着。父亲见车子闲置,就叫蔡祥林把自家地里青葱装车,拉到市场去卖。再后来,车子装了更多村民家的青葱,“卖青葱收益不错,我父亲就开始收购其他村民的葱,再到市场转卖。”这是后来合作社的前身,“产购销”一体也雏形初现。
2007年,乌山村成立了上宫青葱专业合作社,实行基地规模管理、市场销售品牌经营等多项举措,正式形成了产购销联合体。这样的模式也在村内成功复制,十多家合作社先后启动。不种青葱的时节,地里会陆续种上包菜、水稻,各家合作社也会像卖青葱时那样,收购分拣后再销售——产购销一体的良性运转,让村民们的钱包逐渐鼓了起来。
如何寻找更大的市场?乌山村的村民们各师各法。蔡蝶选择在青葱的品质和包装细节上下功夫,“青葱怕水,要等露水干了再收割;不能用草绳捆扎,要用雨伞布绑。”她提及的这些小细节,都是在日复一日的分拣、运输中总结出来的,也赢得了宁德等更远地区的客户。
蔡祥林则是闯了一把,“当时知道浙江宁波那边有不少需求,就在送货车上配了我们的葱,我一路跟过去。”他说,那时是冬天,七八个小时后抵达终点,青葱保存得不错,销得也快——如法炮制,浙江和广东的市场被逐渐打开。乌山青葱真正“葱”出了省外。
用葱
开发制作乌山葱酥 提高青葱附加值
“青葱”已然成为乌山村最有影响力的标志——除了种植和售卖,如何用好这一棵小葱,成为乌山村正在研究的新课题。
蔡小城说,新圩镇打造的马塘至大帽山这条“绿野山踪”乡村振兴动线,必定会经过乌山村。紧紧抓住这个契机,村党委在持续发展壮大青葱“产购销”之余,还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挖掘历史和文化资源。
著名的民间信仰景点龙凤宫、抗日战争时期的炮楼都是乌山村的宝贵财富,最值得一提的是当地始建于清代的“九十九间”古厝,经过翻新重建,“九十九间”保留了闽南古建筑的规模、格调和古典风貌。
在这里,将会售卖乌山村近两年新开发的“乌山葱酥”。蔡小城介绍,2020年疫情发生时青葱曾面临滞销的困境,通过深加工,既可以延长保质期,还能提高附加值,“葱酥我们这里每家每户都会炸,是我们以后继续开发青葱相关产品的好思路。”乌山村党委对青葱深度开发未来将往精加工的方向继续推进,计划建设一个集储存、加工为一体的大中心,与文化旅游和居民生活深度融合,将乡村振兴战略推向深入。
2021年,乌山村被列为“市级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青葱的蓬勃生机将继续在这片土地上持续迸发,“青葱之歌”也将越唱越响亮。
记者 邵凌丰 通讯员 叶晓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