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夷陵,景美人醉。记者来到夷陵区龙泉镇双泉村杨家沟采石场矿山恢复治理现场,只见花木掩映的“绿丝绦”在微风中轻舞飞扬,清新气息扑面而来……
青山为证,近年来,“宜荆荆恩”四地抢抓湖北省长江三峡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及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机遇,按照“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思路,协同推进、统筹治理,着力构建矿山生态修复长效机制,一幅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40年矿山重焕生机
夷陵区龙泉镇双泉村的杨家沟采石场,原由宜昌欣扬孵化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经营,采石场资源枯竭后,夷陵区于2019年7月委托专业单位编制矿山闭坑恢复治理方案,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危岩清理+土方回填+坡顶防护+截排水沟+复垦复绿”的治理方案。2021年,裸露的矿山得到恢复治理。
如今的杨家沟采石场,重披“新绿装”,微风吹拂下,花木掩映的“绿丝绦”轻舞飞扬。
杨家沟采石场矿山恢复治理只是“宜荆荆恩”城市群众多矿山修复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宜荆荆恩”城市群本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
荆州松滋矿产资源丰富,是湖北第二大产煤基地。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各类矿山及相关企业相继在此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企业数量已达350余家,形成了典型的“煤产业”“矿经济”。然而,大规模掠夺式开采导致地貌景观、含水层、土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以致于岩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频频发。鉴于此,近年来,松滋按照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原则,高标准推进矿山恢复治理工作。截至目前,松滋市已完成22座废弃矿山综合治理,修复废弃渣堆、采坑165.5公顷,修复废弃工矿场地54公顷,采矿塌陷区治理62公顷。
上世纪70年代,葛洲坝水泥厂在荆门市碑凹山破土兴建水泥厂,40年的开采,碑凹山矿区面积扩大到4400多亩。2019年10月,荆门市关闭搬迁葛洲坝水泥厂及采石场,全面展开生态修复。经过近3年的修复,如今的碑凹山美裸露山体又恢复生机,绿意吸睛,特别是在山体最高处修建了180亩的矿山遗址公园,种植了各式花草,铺上了石板路等,让人民群众多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碑凹山为中国特种水泥立功;搬迁,见证国人环境保护的壮举;修复,再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美丽。”荆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修复科工作人员说,如今的碑凹山最显著的变化是坡绿了,鸟来了。“生态修复理念是以自然的方式修复自然,我们修复就是与自然融合。”
四地联保意义何在
“宜荆荆恩”地处巫山、武陵山、大巴山、江汉平原环抱围绕,是磷、硒、石墨、页岩气、地热、建筑石料等重要资源富集区。曾一度野蛮粗放开采,导致生态破坏严重,山体“伤痕累累”。为更好地发挥规划引领和要素保障作用,2021年12月,“宜荆荆恩”城市群首次召开生态环境联保共治联席会议,会议的意义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发挥统筹作用,联通各个市州协同工作;另一方面通过互相评比,互相对比,互相吸取优点,共同开展实践创新基地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
恩施州巴东县与长阳一衣带水,长阳榔坪镇、渔峡口镇分别与巴东野三关镇、水布垭镇接壤。根据“宜荆荆恩”城市群生态环境联保共治联席会议的总体部署,2021年春节前,巴东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空间规划股相关人员一行先后来到榔坪镇、渔峡口镇,就功能定位、产业、交通、生态保护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并按照“宜荆荆恩”发展要求,加强与长阳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强化产业协同发展、交通改造升级、生态联保共治等。
宜都市和松滋市加密沟通、加强协作,实施陈家河流域道路、农田、山林、河道、水体系统综合治理,促进流域生态多样性逐步恢复。
全面摸排区域共治
宜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科科长刘翔介绍,截至目前,宜昌市已完成102家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工作,修复面积达230公顷。
为有效降低矿山开采对周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危害,防止区域环境恶化,改善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2021年6月,宜昌出台《全市绿色矿山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和年度实施方案》《全市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四年行动计划》,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93家绿色矿山建设任务,用四年时间完成192家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任务。与此同时,还将于近期出台《宜昌市矿山生态修复管理办法》,目前该《办法》已进入编制阶段。
荆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方面介绍,在未来的矿山修复中,荆州市将按照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原则,高标准推进矿山恢复治理工作,采用“危岩清除+坡面整理+挡土墙+排水沟+通道+河道治理+生态绿化+监测和养护工程”等措施,治理地灾、覆土复绿。同时,强化矿山开采全过程管理,最大限度减少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持续推动绿色矿山建设。
荆门市将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关闭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具体实施中,将采取“重点突破,试点示范,分类推进”原则开展工作。就此,还研究制定了《荆门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荆门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项目竣工验收实施细则(试行)》《矿业权审核审批会审办法》和《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技术要求》等,从制度层面严把关闭矿山生态修复审核、建设和验收关,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真正做到治理有成效、把关更严格。
恩施州按照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指挥部“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要求,全面开展矿山底数摸排、问题核查、方案措施制订,建立“一个县(市)、一名局领导、一个矿山,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工作机制,按照“一矿一策一档”的要求全力推进逐矿整改。*(记者 谭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