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色彩绚丽、风格强烈的蒙古族、哈萨克族传统刺绣作品注入创新设计和现代审美,让远道而来的新疆博州刺绣传承人,把汉绣、阳新布贴等湖北挑染织绣类非遗的传统技艺带回家——

6月1日至6月6日,武汉纺织大学汉绣传承基地迎来了几位特殊的学生:来自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蒙古族和哈萨克族刺绣传承人,来汉接受培训,学习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湖北经验。

为传统作品披上现代新衣

6月5日下午,武汉纺织大学的汉绣传承基地里,4位来自新疆博州的刺绣传承人正在绣品上飞针引线,练习这几天刚学会的汉绣技法。

据博州文化馆馆长朱香兰介绍,这4位刺绣传承人都是在当地拥有较高技术水平的绣娘,并都在各自的刺绣团队里担任负责人。

为加强与湖北纺织类非遗项目的交流合作,同时对她们创作的蒙古族、哈萨克族刺绣产品进行全面升级,经由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牵线搭桥,几位绣娘不远万里来到武汉纺织大学取经学艺。

技艺过人的乌云吉里格丽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她以往创作的刺绣作品都带有鲜明的蒙古族风格,主打浓郁的大色块,遵循传统创作理念。但此次参加培训班,在武汉纺织大学教授、汉绣基地执行主任叶洪光,汉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燕,阳新布贴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周红等老师的帮助下,她找到了坚守民族底色与跨界融合创新之间的平衡点,让自己的刺绣作品细节更生动、风格更年轻。

哈萨克族刺绣传承人碧仙·马汗遗憾地说,这次培训时间太短了,她迫不及待地想再来一次,把学到的技艺和思维方式都带回去,惠及博州的所有绣娘。她也坦言,对于她们这些资深绣娘而言,学习湖北非遗刺绣项目的技法并不算难,难的是要勇于打开思路,拓宽视野,在创作上实现突破,推陈出新。

碧仙·马汗所说的突破,通过两组刺绣作品能得到更直观的感受。

记者在汉绣基地的工作台上看到了这两组刺绣作品,一组是4位绣娘从博州带来的传统作品,一组则是经由武汉纺织大学师生的“头脑风暴”后,设计推出的成熟衍生产品,如抱枕、杯垫等。

从最终呈现的美学效果来看,改良后的这些产品采用了国际流行的莫兰迪配色,细节上兼顾了蒙古族、哈萨克族的传统风格和汉绣、阳新布贴的技法,整体面貌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和趣味,也更容易被当今市场接纳。

向全国推广湖北经验

叶洪光教授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武汉纺织大学在非遗产品研发领域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对于几位博州绣娘所面临的困惑,他也很清楚症结何在。

“她们的刺绣作品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特点,让人印象深刻,几位传承人的技艺也都非常优秀,但是她们缺少面向市场的产品。所以这次培训一是要思考如何将她们的作品,与荆楚刺绣文化,比如汉绣、阳新布贴等相融合;同时,还要为她们设计开发相关产品,赋予其时尚的设计,更适应这个时代。”

叶洪光表示,近年来他经常会开设类似这样的培训班,在省内、全国推广非遗传承的湖北经验。“为什么湖北的非遗传承做得这么好?因为我们很擅长做产品开发。湖北高校很多,相关学科资源丰富,尤其是武汉纺织大学,长期做纺织类非遗项目的研究,对于这个项目的生存现状、传承发展需要什么、项目传承人需要什么,研究得非常透彻。”

5月31日,湖北非遗产品优惠展销季暨首届非遗时装秀亮相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几位博州刺绣传承人也提前来汉,特意去现场观摩。

看完时装秀后,大家都震惊于汉绣、大冶刺绣、堂纺叠绣、枣阳粗布、阳新布贴、华容土布、英山缠花等荆楚非遗元素与现代服装的完美结合,还临时起意想让叶洪光教授加一堂服装设计课。叶洪光表示,“这是她们第一次看到一场把非遗和现代审美结合得如此之好的表演,她们没想到,非遗是可以直接穿在身上,变成精美服饰的一部分。”

据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湖北省群艺馆副馆长张晓慧介绍,新疆博州是湖北省对口援疆地区,两地长期以来都有民间文化交流。开设培训班,帮助博州刺绣传承人创新设计少数民族刺绣产品,是“十四五”湖北省文化领域对口援疆工作的重要内容。

据悉,由于此次培训成果颇丰,应博州方面邀请,湖北省非遗保护中心还将继续担任“红娘”,委托叶洪光教授及汉绣传承基地的艺术家们对博州刺绣传承人展开长期培训。(记者 戎钰 通讯员 袁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