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近,连日来,晴隆县三宝街道新露社区吴玲的手机微信群里特别热闹。在社区微信群里,不少在外务工的搬迁群众向她咨询返乡就业机会。

吴玲是社区里的一名就业协管员,也是当地的搬迁群众。每天除了为社区群众答疑解难,及时反馈对接就业、培训信息外,还要定期入户摸排登记每个家庭动态就业情况,协助社区开展就业技能培训。


【资料图】

“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把群众就业需求和就业机会精准地匹配起来,为大家实现更好就业牵线搭桥,当好‘就业红娘’。”吴玲说,“根据社区不同群众就业诉求,我们一方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开展居家就业等时间灵活的工种培训。”

为了充分保障社区群众能就业、就好业,在三宝街道,6个社区都配备了像吴玲这样的“就业红娘”,全力提升社区就业服务水平,专门协助社区做好群众就业动态检测和就业培训开展,保障搬迁群众就业权益。目前,新露社区已累计开展了5期新技能就业培训,参加人数达100余人。

脱贫之后,如何抓好稳岗就业促进脱贫群众稳定增收?我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全省头号民生工程,继续压紧压实责任,把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的帮扶政策衔接好、措施落到位,通过动态监测“守规模”、协作联动“稳岗位”、落细政策“保收入”,“三管齐下”抓好稳岗就业促进脱贫群众稳定增收。

在动态监测“守规模”方面,我省依托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和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信息管理系统对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易地搬迁人口等重点群体外出务工情况或就业状态分类实施动态监测,加强大数据比对和部门信息共享。健全监测对象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建立返乡回流脱贫劳动力跟踪服务机制,推进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高质量发展、加强衔接资金项目监管、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提升“六个专项行动”,坚决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

在协作联动“稳岗位”方面,深化劳务协作是稳就业的重要抓手。

眼下,松桃自治县经开区东西部协作共建产业园区内,企业赶工正酣,在这里有来自搬迁安置区超2000名搬迁群众就近就业。

能在家门口就业,团山社区安置小区的刘婷很高兴,“过去我在广东打工,现在就在安置区就业车间上班,照顾大人小孩很方便,每月工资3000元以上。”新房子、新工作、新生活,对于刘婷来说,就业稳当,生活甜蜜。

不仅如此,松桃借助东西部劳务协作东风,健全有组织劳务输出工作机制,打造劳务协作新模式,开展网络招聘、技能培训、免费直通车服务等切实帮助一批一批松桃人前往广东、浙江、福建等地安心就业。

据统计,今年通过东西部协作,新增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35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6.34万人。

在落细政策“保收入”方面,我省大力实施劳动力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就业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统筹用好各类乡村公益性岗位,加大以工代赈项目实施力度,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实施项目1752个,已带动群众务工10.74万人,向群众发放劳务报酬7.46亿元。全省开展脱贫劳动力培训14.95万人,发放生活补助2330.26万元。开展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培训11003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采丽

编辑 吴传娟

二审 赵昆

三审 赵勇军

推荐内容